返回

第160章

首页
    拓跋焘眯了眯眼睛,俄而笑道:“这话是孟子说的,又不是孔子!”他闲闲地喝了一大杯酒,仿佛要趁着斋戒前好好饮个痛快,而后也闲闲地说:“孔子说:‘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刘义隆毁两国平安在前,我回击在后。

    放到万世以后,我也占理!” 第二日清晨,还倦倦然在昏昏睡梦中的谢兰修,果然被激昂的金鼓声吵醒了。

    魏国士兵喊声震天动地,连牢固钉着的御幄似乎都在震颤:“饮马长江——,不胜不归——”刀剑的金属撞击声旋即响起,声亦锵然,直动云天。

     谢兰修半坐起来,恍惚中却似乎记起,昨晚上拓跋焘酒酣之后,在她耳边喃喃哼唱的,还是《击鼓》。

     作者有话要说: ☆、夷歌数处 谢兰修看到的惨烈,实在只是窥斑见豹而已。

    拓跋焘南征,改变以往自己身先士卒的方式,而是驱北地汉人、氐人、羌人为前锋,而以鲜卑武将士卒为监督,奉行铁血军规,无人敢不服从。

     当西路拓跋仁的队伍一路烧杀,很快夺取长安,又飞袭项城和悬瓠,接着,剑锋直指由刘义隆第四子刘铄所统领的寿阳城。

     寿阳乃是门户之地,一旦被打开,则南向坦荡,几乎一无屏障。

    刘铄才十五六岁,他也是刘义隆比较钟爱的儿子,不过才华却显示在文才上,尤其擅长拟古诗。

    但这样的翩翩少年,远不及乃父当年镇守彭城和荆州时的凌冽才干,见到狼烟渐近,吓得腿软。

    任凭周遭人怎么劝说,执意要关闭寿阳城门,闭守城池。

     他手下的左军将军是刘康祖,当年提议北伐时,他本不大愿意,提议晚一晚再说。

    但当时刘义隆正在刚愎时,没有采纳。

    如今他在刘铄治下,倒也不失直率,瞪着这位年轻的皇子道:“殿下!我方虽然长于守城,但守城的目的是以守为攻,出其不意制敌,而不是龟缩在城内等待救援——何况如今,救援又在哪里呢?!” 刘铄委屈地撅着嘴:“刘将军说得容易!拓跋仁带的军队跟疯了似的,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我们兵力不足,士气更不足,哪里是他的对手?出了寿阳,不仅打不过,逃也未必逃得掉。

    而寿阳地大城坚,里头粮食又足,我们牢牢守住,说不定还有转机!” 刘康祖睚眦俱裂,若不是看在面前这人是皇帝的儿子,几乎巴掌都要挥上去了。

    他恨恨道:“真成了孤城,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