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住自己,就是要去担心阿析。
”她苦笑着:“连阿昀都说,我偏心得奇怪。
我也不敢多言。
我大约,确实是偏心得奇怪吧?”
拓跋焘点点头笑道:“是啊!果然女人做了阿娘就是不同了,像只母兽似的,谁动她的孩子,命都是肯拼的。
你看看你为阿析做的,真真变了一个人一般。
”他摸摸面前人柔滑的脸颊,似乎仍然对她的聪慧勇敢非常满意。
“最毒妇人心,若是有一天让你在我和阿析间选一个,你大约会选儿子——哪怕他都不感激你为他做的一切。
”他双眸熠熠,带着不可逼视的锐光,是在逼问谢兰修,但也是在揭开他自己高高在上、寂寞孤独、无法治愈的伤口。
谢兰修睁着明亮的眼睛,看着拓跋焘的眼睛说道:“我哪有权力做选择?如果有那一天,我只有一死,以求什么都看不到,眼不见为净。
”
拓跋焘皱了皱眉,听她带着嘲讽的笑容又说:“不过,若是佛狸要在江山和我之间做一个选择,佛狸一定是选江山,对不对?”
拓跋焘失神良久,最后捧着面前人的脸说:“阿修,如果我没了江山,你以为我还能保住你?其实,我也没有选择,我们俩是一样的。
”
他富有四海,君临天下,可和她一样孤寂,身边有再多的人都摆不脱这种孤寂。
人有时候相伤到一定程度,反而因皮肉血淋淋的痕迹,可以把心灵黏着在一起,两爿伤痕,并做一处,有一种造化神奇的吻合感。
作者有话要说: (1)补充一段考据:
昙无谶确实是翻译《大涅盘经》的高僧,但按照一些资料所写,他同时似乎又有印度教中性力学的修为。
其实,道教中也有采纳之说,大乘佛教的密宗中有类似内容还真不算奇怪。
以下是百度来的资料,摘选部分。
如果资料有误,请不要怪罪我玷污佛法。
阿弥陀佛……
“印顺《华雨集》第四册第四篇(摘录)
中国佛教史上,昙无谶是一位卓越的大译师。
他所译的《大般涅盘经》(卷七、卷二)说︰‘佛法有我,即是佛性’。
昙无谶的译经,是在姑臧,得到北凉·沮渠蒙逊的护持而译出的。
译经的年代,依可见的记载,从北凉·玄始三年(414)起,十五年止。
永和一年,昙无谶四十九岁就死了。
昙无谶是中天竺,或说是罽宾人。
在佛教的记录中,昙无谶是一位‘明解咒术,所向皆验,西域号为大咒师’《出三藏记集》说到︰昙无谶随国王入山,国王口渴,昙无谶持咒,使枯石流出水来;故意说︰这是‘大王惠泽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