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尽皆震动!
此言乍听,简直狂妄至极!但仔细一想,居然很有道理!
从白虎道场论学,到王扬郡学开讲,再到之前那如火如荼的大论战,王扬在荆州学界的声誉,已然达到了一个高峰!每逢他郡学开讲,学中总是人满为患,连窗外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学子学者。
书肆中流传五六种如《王师尚书学笔录》、《王之颜讲学语录拾萃》、《琅琊王郎讲席纂要》等书目。
至于公私论学,也常引王扬所言为依据。
更别说陆欢和徐伯珍二老为了听王扬讲学,居然在江陵城里买了宅院!听说陆欢本要对王扬执弟子礼,是王扬坚辞不受,这才作罢。
但听讲之时,也是恭恭敬敬,正襟危坐。
陆、徐二老乃经学大家,以他们如此地位,都折节相从,就更不用说其他人了。
柳惔学名虽比王扬差了不少,但在学林中也素有声誉。
并且又是王馆学祭酒,虽然王馆学已取消官学之名,转为私学,但学子留下不少。
学问同道更多,否则岂能在论学之时请到三位宗师级别的都讲?
这也就是今日才抓的王、柳,风声传得还不远。
若再拖几日,等消息扩散开来,只怕其他各郡又有不知多少学子儒生要奔赴江陵声援了!
此时又有狱卒来报,说学子们越聚越多,情绪激动,渐有冲击狱门之势!不少学子带有家仆扈从,局势一旦失控,仅凭现有狱卒,根本无法抵挡!
狱丞急得满头大汗:“长史大人,快拿个主意吧!只怕学子们一个按捺不住,则大祸成矣!”
第206章十面埋伏(三)
“刘昭呢?他乃郡学祭酒,如何不约束学子?刘昭来了吗?让他立即来见我!”
刘寅马上找到关节点,王扬才下狱没多久便来了这么多人,其中必然有人联络鼓动。
不管鼓动者中有没有刘昭,他若不能劝返郡生,便先治他个失责之罪!
狱丞苦着脸道:“据学子说,刘祭酒前天往南平郡学讲学,尚未归来。
”
刘寅猛然瞪向王扬,眼神好似要吃人一般。
王扬白了刘寅一眼:“人家去外郡讲学,你瞪我干嘛?”
宗睿道:“此案已引发学乱,事涉郡政,我身为南郡郡丞,职责所系,不能坐视。
”
他说完,也不问刘寅,直接大步走入刑室,然后堂而皇之地坐在副审席位上。
此一时彼一时,之前他没有名义参案,只能被迫离开,现在名正言顺,自然底气十足。
至于副审席上之前坐的是哪位,就更不在他的考虑范畴之内了。
他是郡丞,只要他参案,副审舍他其谁?
刘寅脸色僵硬,极力压抑怒火,他不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