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1章

首页
    承认,这件事办得有点草率了。

     其实按理来说,已经布置得很周全了。

    就像你提前查知一个人因为打赌输了,要进别人庄园偷猎。

    从他偷猎的动机,到买弓,买箭,考察地形,画地图,所有一切都监视得清清楚楚,你甚至还查到他为了掩人耳目还做了个大木盒藏弓! 然后等他趁着夜色,摸到庄园那天,你一举将其擒下。

    本以为人赃并获,结果打开木盒一看,里面竟然是空的!更可气的是你问他为什么带空盒来,他反问你带空盒犯法吗! 所以更稳妥的做法应该是等他把弓从盒子拿出来再下手抓人,就像等王扬他们运货至蛮区再行捉拿一样。

     可问题是一旦调兵出城,就得上报。

    巴东王庇护王扬,消息走漏怎么办?甚至于巴东王很可能会直接否决他的申请,毕竟他以典签令状越过巴东王,相当于打王爷的脸。

    王爷会配合他行动? 就算配合,什么时候动手?蛮区遥远,道路险峻,难道一路跟踪尾随,直到他们出境?那说不定直接让他们逃了! 就算不跟到蛮区,只是跟到他们出南郡,变数也不小。

    他们运送货物走到一半,发现不对劲,突然掉头怎么办?军队出城,动静太大,如果有人快马追上,通风报信,又怎么办?再说柳家势力不小,柳国公在荆州也有旧部,杀出一路人马或护送或拦路,又该如何是好? 一旦出城,情形便不易掌控。

    所以刘寅才选择在城门口扣货,其目的本来是为了稳妥,结果反而成为不稳妥的漏洞。

     另一个漏洞就是他没有充分考虑到王扬在学林中的影响力。

    他知道王扬学名甚高,但他不是学问中人,平日又习惯自我区隔于世家大族研究的那些经学艺文,这是一种混杂了自傲与自卑的矛盾心态。

     一方面他觉得自已不懂那些无用之物,照样能做到一州长史!一方面又有些自馁敏感。

     所以他每每把自已不读书、不懂学问挂在嘴上,看似谦虚,其实是一种防御和标榜。

     防御在他怕别人因为他不通学问而轻视他,所以干脆先自嘲一番,堵住别人的嘴。

    标榜在他要让别人看到,他不以不通学问为耻!我就是寒门,就是刀笔吏出身,又如何! 也正是因为这种习以为常的心态,让他对抓捕王扬在学子中引起的震荡考虑不足。

    事实上,他都没太考虑这方面,毕竟按照预想,证验一到,便可以用刑,口供很快就能拿到,然后就可以定案了。

     到时铁证如山,事实俱在,交通蛮部,这是重罪!只要布示,谁敢支持?若再有脖子硬的来闹,那便是乱法!只要占着法理,那处理起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