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03章

首页
    文字。

     “当时的皇帝,也只是把这个人的身体当成了一个有罪的符号,用极刑向世人宣告,他对阉党的态度,明示宦官团体的卑贱,昭示皇权对宫廷奴婢的绝对控制。

    他们在宫城的门前处死邓瑛的时候,或许没有一个人想得起,这个惨死的阉人,曾是这座皇城的建造者。

    ” 有罪的符号,对阉党的态度,绝对控制。

     杨婉想着这些词,心肺上忽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

     这一段没有写进严肃学术论文中的文字,似乎反而切中了邓瑛命运的要害。

     杨婉摁住自己的胸口,扶椅坐下。

     她的手触碰到了她长年随身的笔记,她索性将它取了出来,摊翻于膝。

     这本笔记,她写了三年。

     之前那本《邓瑛传》耗费了她将近十年的青春,其间她不断地修正史料的对应,斟酌言辞,可谓呕心沥血。

    而这本笔记,相比之下就像一本零碎的流水账,其中夹杂着她对这个时代,尚未成熟的看法,即便如此,其中的每一个字,都是真实的第一手的资料,它记录了邓瑛刑余之后的三年时光,记录了纤细优雅的内廷生活,也贞宁末年,复杂的官场倾轧,惨烈政治的实相。

    对比《邓瑛传》的内容,杨婉大部分的考证都是对的,但是她没有看到贞宁年间的人心。

    她原本以为众人愚昧,不识邓瑛之贤,可此时看来,人心未必愚昧。

     历史唯物主义曾不欺杨婉。

     这并不是“人”的问题,这是社会形态与阶级结构的问题,一切皆有其必然性。

     “好难呀邓瑛。

    ” 杨婉看着自己画给邓瑛的人像,自言道;“我以前以为出版《邓瑛传》已经够难了,没想到,写这本笔记比做学术还难。

    ” 作者有话要说:(1)此处参考了嘉靖帝的遗诏内容。

     第138章夕照茱萸(八)不要名声,只要一条命…… 养心殿明间内,膳房摆饭的人撤到了门廊下面。

     膳房掌印太监怕膳食冷了,张罗着叫人拿绒布来遮盖食盒,白玉阳站在门廊上看着众人的行径,出声唤掌印太监上前,抬手指着绒布道:“你们这就过了。

    ” 掌印太监有些局促。

     白焕病重在家,白玉阳现为内阁首席,司礼监如今几乎全部在监,新帝年纪尚幼,之前也未养于宦官之手,且与先帝脾性大不相同。

    二十四局这些失了庇佑的内廷宦官,面对这位准首辅,心里是极其胆怯的。

     “阁老啊,这……何处过了啊……” 白玉阳道:“陛下丧中致孝,冷食是吃得的。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