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中的某些词语,现在已经默认皇帝能够理解他的想法。
皇帝拍了拍膝盖,半晌道:“果然,不只是你出使的国家,你对西洋诸国的历史文化都有涉猎,也了解他们的政治啊。
”
俞星城还没厚脸皮到这样的夸赞都可以应下的地步,她正要抬袖自谦。
皇帝:“我没想错。
你该去士官学府。
”
俞星城心里一惊。
皇帝似乎把她的反应看在眼里,笑道:“不是去跟傻小子们读书,而是去做先生。
”
作者有话要说: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俞星城。
第200章恐惧
俞星城愣了半刻,但她遇事还是有静气,并没多说什么,只抬袖道:“若皇上认为臣该去,那臣便愿意倾囊教授。
”
皇帝笑了:“没有才疏学浅的客气话?”
“臣要是才疏学浅,皇上还肯让我去教燕王殿下。
”她笑起来:“那燕王殿下成什么了?他好歹是我近两年来的上司,我可不敢这样说他。
”
皇帝大笑:“我要你教的更细,更深,是真的做到倾囊而授。
你会见到的,士官学府这次只有四十人,要求文武俱全,不问出身,年级很轻,朕挑选的很仔细,保证这四十人中没有两个背景能力家世相似的。
若是可行,便是要在大明四处落地,废掉那些书院、私塾,甚至连科举也动摇。
你听到这样的话,怕不怕。
”
俞星城摇头:“不,我知道这一天必定会来。
只是皇上不该只考虑最高等的学府,更应该考量如何将官学官塾扩大,如何保留六科的学府,如何去规范那些以做工人为目标的学徒。
技术上我们需要须弥座,学子上更是如此。
”
皇帝看着她,半晌道:“你该早生二十年。
不过二十年前,我身边也有很多人像你一样,只是他们老了或死了。
他们不能永远年轻,但朕能。
”
他像是在说自己永远都是斗士。
皇帝:“士官学府中的学子们,都会像你一样年轻,你要教他们所有人。
我说的是包括太子。
他也很年轻。
”
俞星城有些拿不准皇帝提及太子的原因。
她总觉得皇帝又像是偏袒燕王,又像是把太子轻轻放着。
也难怪小燕王之前总自我怀疑,怀疑他不过是皇帝用来打磨太子的工具。
俞星城也不敢问。
他之前说的“年轻”这个词是夸赞,对太子也是夸赞吗?
那她如果作为先生,是否也不能对小燕王或太子任何一方偏袒,是否皇帝也会观察她对两位殿下的教导?是不是皇帝心中还有一杆秤,等着士官学府的生活来做衡量?
俞星城心中思索,点头:“如果要做先生,那必然也要仔细了解所有的学子。
”
长公主似乎张口还想问她什么,皇帝却摆手,他起身走下盘腿椅,对孔元节一挥手。
孔元节微微一愣,忙提起衣摆退下,槅门合上,皇帝站在了地球仪前,他道:“你说西式帝国必然走向末路这话并不完全对,因为在这颗金球上,王国也都走向了末路。
我听说法国人绞死了他们的皇帝,虽然又有了新的皇帝上台,但似乎很多事情都不一样了。
我也听说大不列颠岛上,各种党争也在钳制着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