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4章

首页
    平的办法,先去拿到奥斯曼帝国中的技术。

    谁都知道奥斯曼在飞艇与沙轨技术上的成熟,但这些都是改革派多年的成果,等到宗教派上台,很有可能会因为古兰经中没有这些,而去毁灭技术。

    越是遭受欧洲各殖民大国而来的压力越大,他们就会愈发保守,愈发可能毁坏这些技术。

    ” 皇帝抬起眉毛:“和平的手段?” 俞星城看出来他想听更不客气的说法,于是清了清嗓子:“看起来和平的手段。

    先买后抢,排挤,挖人,偷窃,毁掉,什么办法都可以。

    ” 皇帝笑了:“非常和平。

    ” 俞星城咬了一下嘴唇:“或许是臣天性卑鄙,但不得不卑鄙。

    波斯的雄狮落入暮年,我们要尽快忘了友谊而去接手。

    再说了,与塞利姆亲王的友谊,是与改革派的友谊,与如今的奥斯曼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未来一百年都是技术的时代” 皇帝又问她:“你认为大明朝甚少有过崭新到无与伦比的技术,是因为什么?要知道汽船与鲸鹏都并非我朝发明,你是否认为是那些东印度公司一样的集团,人们对铜臭的无比向往,才造就了这些新技术。

    ” 他思维很跳脱。

    俞星城想了想道:“听闻蒸汽技术诞生要比实用的要早很多,鲸鹏汽船也都一样。

    我认为是需求诞生技术,只是那些国家释放了人们的需求,允许了市场的生长,才一步步让技术走上台……这只是臣的一点点拙见。

    只是在大明,人们的生活已经向蒸汽火车般无法停下来,技术也会渐渐出现。

    不过日后,技术越来越难以从头开始了,都像是皇上身下的须弥座一样,没有基座就无法向上。

    我们去奥斯曼去夺,去抢,就是为了抢这个底座,为了以后再有任何技术,我们能够跟得上。

    ” 皇帝抬手拍了拍膝盖:“好。

    好。

    印度日后呢?” 俞星城立刻道:“这事儿臣也只能分析利弊,做不得决定。

    印度若早早扼杀,日后他们必定会无力反抗下一次来进攻的英人,但我们也可能会把他们变成大明的殖民地” 长公主有些吃惊,她到一半就有点跟不上皇帝的思维了,但对面的俞星城,仿佛像是皇帝抛出了一个词儿,她就知道他心中的担忧,他想过的策略。

     皇帝:“英人都做不得,最后还被驱赶,我们也未必能从印度榨多少油水。

    ” 俞星城说话愈发不客气了,转头指向那地球仪:“八十年内,这球上的每一块地都会被榨出油水。

    这是趋利的必然。

    ” 皇帝看向那随着灵力缓慢旋转的地球仪:“要这样,就要先杀拉克希米,而后挑动印度内战。

    ” 俞星城:“这是我的建议之一。

    优势,大明防了可能崛起的外患,亦能输出大明的船只产品,让印度替我们去做那些利润较低的厂子。

    缺点,印度无力自保,如果我们力量不够,印度可能迅速会被英法夺回,变成别人的刀。

    建议二,助拉克希米坐稳,却又隐隐压制印度,使它永远能够在大明的下游,却又能够自成力量,做我们的属国而不需要我们费心经营。

    缺点,印度稳定后亦有可能挑拨周边关系,酿成动荡祸乱。

    ” 她说话更加简单,一开始还会解释自己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