呢?”
“陛下,为什么不给官员几页纸的岗位职责。
”明确告诉官员他概要做什么,那些是朝廷要考核的,什么样的结果才是朝廷希望看到的。
至于一职多人,那必是不可能的,要请幕僚来帮忙也行,但是这请人的银子
朝廷可不会出,谁请的由谁出。
“你策问所提的兴教化呢?”
读书人在清高也不可否认,很多都是为了功名、仕途、前程。
若是不正常开展科举,或者科考后无官职可以安排,会打击天下读书人的积极性。
没人读书可不行,天下会乱的,那么解决之道就是兴教化。
府学只在府城,以后大可在州县,甚至错落开设官学。
给有心向学的人一个读书的机会,这些考了科举却没有办法当官的人就可以安排回原籍去教书,由朝廷支付他们的俸禄,给予他们一定的品级认定。
当地的官员也一定会欢迎他们,因为教化是他们的考核内容,没有好的夫子,哪来的考中的学生。
第71章“王(忘)八……
一转眼,今年的乡试都结束了。
徐天赐的长子徐正贤今年下场,徐京墨对他很有信心,放榜这日大清早,他们一家三口都去了徐府,一起等着放榜结果。
徐正贤如今可是炙手可热的女婿人选,阁老之子、本人又上进,虽未考过乡试,但是上门来打探他婚事的人家亦然有许多了。
为了躲避那些“偶遇”,他自考完以后就没出门过,见到表哥来,心情是肉眼可见的好了起来。
两人还没说几句话,就被徐天赐叫去书房了。
徐正贤是他长子,徐家的事情,他从未避过他,甚至会刻意让他知晓,他以后的每一步都要自己想清楚该怎么走,徐家族的传承不能只靠吃老本,一定要有能干的掌舵者。
“子期,你那日有些未尽之语,是不确定,还是不好对陛下说?”
徐京墨本来打算过几天来找他说这事,既然现在问起来,那就照实说就好。
“舅舅,有人曾说过京都有个显赫的贵人,这人在暗处盯着我,或者说是盯着徐家。
”
徐天赐听到这个形容,脑中有什么一闪而过,但是没能抓住,“只有这线索吗?”
“那人隐藏极深,告诉我消息的人只说千万小心,若无完全把握不能轻举妄动。
徐家的事情她只是隐约知道与他有关,但是究竟是为何却是不清楚的。
”
花无艳不敢说太多,怕害了他们,当然她自己也未必就是安全的,即使与谢长歌成亲后,远走他乡,那人的监视也未必就放松了。
“舅舅,李柏然如果不是三皇子的人,那么会不会是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