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章

首页
    去年响应老旧小区改造的号召,社区牵头,把所有楼栋的单元门都翻新了一遍,刷上新漆不说,还加装了门禁,每家每户都分发了门禁钥匙扣。

     如此,安全系数是提升了不少,唯一的美中不足在于,门禁系统的音量不小,每次刷开门锁,都伴随着两声高亢的“嘀嘀”,对一楼住户不太友好。

     祁纫夏刷卡进了楼道,头顶感应灯应声而亮。

     昏黄的灯光,意味着归家之后熟悉的安全感,铁门在身后闭合,祁纫夏踏上水泥阶梯。

     放在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一下,她脚步放缓,拿出来查看。

     原来是徐今遥发微信询问,她放在宿舍的衣架能不能借几个给自己用用。

     祁纫夏单手打字回复:【好,我留在宿舍的东西,你都可以……】 一句话没有打完,她抬眼留意台阶,却像是被什么绊住似的,骤然停下了脚步。

     循她视线,一楼右侧的住户门,不知何时悄无声息地打开。

     门边站着个花白头发的老头,六七十岁,白背心黑短裤,趿拉一双破损的塑料凉拖。

     他朝着祁纫夏咧嘴一笑。

     目光阴测测。

     “丫头,回家了啊。

    ” 声音粗粝得甚于将断之弦。

     -------------------- 第十六章 ================== 老式居民楼的感应灯并不灵敏,一楼的灯光急速闪动了几下,猝然熄灭,像被人用力吹熄的烛火。

     和黑暗一同弥漫上来的,是强烈的不安。

     老小区的好处,在于邻里邻居之间几乎都相熟,人情味浓;但凡事皆一体两面,在熟人环境中生活,未必见得就是好事。

     一楼的这套房,在祁纫夏的印象里,总共易主过三次。

     第一任主人,是和祁佩芳年纪差不多的老夫妻,因为去外地投奔成家立业的女儿,卖掉了房子。

     第二任主人,是家里好几套房的收租阿姨,买来没多久,听说是家里有人生了急病,便卖房筹措费用。

     现在的房主,是个中年男人,母亲病故,只有父亲在世。

    本想把父亲接到家中同住,没成想妻子和公公产生了激烈的矛盾,不得已,只能另购居所安置老人,几经寻觅,买下了这套一居室。

     起初他搬来时,祁纫夏并没有多在意。

     那会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