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0章

首页
    官方说辞,把两国日后的友谊说得是天花乱坠。

    少不得再次把酒言欢。

     北燕皇帝笑道:“两国渊源已深。

    想南边前朝,还姓皇甫的时候,也跟朕这里有过结亲。

    楚帝的妹妹,封号是永康公主的,便是朕的妃子。

    虽说后来南边改朝换代,到底这里面弯弯绕的情谊还在。

    今日又送了一位公主,虽然是义女,但朕也是感念的。

    留着左夫人的位置给归义公主,盼着两国再结百年长谊。

    ” 话里有话,但不懂前情曲折的人未必听得懂。

     王蔼好像就是不懂的样子,笑着说:“前朝公主,承蒙可汗不弃;今日这位公主,更是肩负三国的和平,多谢可汗的厚爱。

    ” 酒足饭饱,北燕皇帝已经有了一些醉意。

     新来的美人早在皇帝的寝卧等候。

    皇帝到了门口,步伐踟蹰,低声问他派着服侍李耶若的喜娘:“如何?” 那喜娘是皇帝亲信的人,低声答道:“回禀大汗,重新沐浴更衣了,头发都打开重新看过了,没有问题。

    真是个美人呢!而且,是个处子!” 皇帝略略挑眉,仿佛有点不相信似的,最后一笑,挑开门帘。

     他喜欢汉俗,李耶若虽然是西凉皇族,又算是从南秦的“义父”家嫁过来的,所以也用汉俗——此刻以扇遮面,等候新婚的丈夫为她“却扇”。

     在皇帝看来,喜炕上红艳艳的被褥间坐着一个衣着打扮红扑扑、金闪闪的人儿,只看见一头乌鸦鸦的好青丝绾成高髻,虽然重新沐浴过了,发髻上插戴一点没有懈怠,依旧明晃晃的。

     他趔趄过去,手轻轻拨开那一柄红绫子的纨扇,顿时惊艳了。

     “杨寄小子,诚不我欺!”他哈哈笑道。

     作者有话要说:  (1)鲜卑语流传下来的太少太少了,正史里记了几个音,实在无法进行翻译和yy。

    但是因为鲜卑语的很多词义后来延流在蒙古语中,所以我就以蒙古语代替了。

     ☆、第八十三章 李耶若羞怯地抬眼望了望自己的夫君,顿时心里压着的大石头松开了多半: 北燕皇帝并不是七老八十的老头子,而是正值壮年。

    不仅年纪不很大,而且模样相当好看。

     皇帝的手摸过她的脸蛋,他掌心粗糙粗糙的,但有一种安全感,随后,他吻了过来,身上有淡淡的酒香,热乎乎的气息喷在李耶若的脸上。

    李耶若已经换了鲜卑族的称呼,低声道:“大汗……” 皇帝抬起脸,“唔”了一声,像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