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3章

首页
    义举,只是……” 话说半截,最惹人心焦!刘劭急急问道:“只是什么?还请天师指点!” 严道育闭着眼睛,好久才缓缓地摇摇头:“虽是义举,但生灵免遭涂炭,殿下却不免。

    上天赐机,殿下为何不用?陛下北伐,正是殿下的机会。

    ” 刘劭怔怔地听着,转眼看了看自己的姐姐也是脸色煞白,但却很快上前握住了他的手。

    他突然“明白”了过来:北伐成功,功是父亲的,也是自己的;北伐失败,过亦是父亲的,却不会是自己的。

    而一场大战打响,国内必然大乱,既然大乱,浑水可以摸鱼,岂不是给自己培植亲信力量的机会?刘劭紧张地咽了咽唾沫,越发虔诚地问道:“可是,若要更稳便……” 严道育笑道:“殿下放心,此间自有佛法!” 作者有话要说: ☆、靡不有初 严道育的“无边佛法”如何厉害,太子虽然笃信,但也未曾见着,但很快朝廷中传来都是节节的好消息,倒使各方人心大振。

     刘义隆带着微笑,在朝堂上听王玄谟慷慨陈词:“……拓跋焘擅杀谋臣崔浩及汉室大族,臣见江淮民心向背,已经是很明显的事了!而没有崔浩的兵策,拓跋焘也不过粗莽武夫而已!汝南郡的悬瓠,不过是几百人镇守的小城而已,自陛下谕下,太守陈宪秣马厉兵,抵御了魏虏十万大军!魏人尸首填壑,几乎积到城墙般高,然而就算他们爬着尸体登上我悬瓠的城墙,也抵挡不了英勇的国朝军卒!魏主佛狸,洋洋得意的所谓‘大军’,四十二日都无法破城,只能沮丧退兵。

    ” 他带着一样洋洋得意的笑容,举笏道:“国威大扬!难道不是给北边汉室百姓们的一颗定心丸?” 更是给刘宋举朝一种仁义之师必胜的错觉。

    大家弹冠相庆,向上首坐着的皇帝表示祝贺。

    刘义隆看着太子刘劭,微笑道:“太子以为如何?” 刘劭恭敬地低头说:“还是父皇英明!” 刘义隆含笑说:“我们总要自强,别人才不敢小瞧我们。

    拓跋氏自以为吞并燕、凉,大败吐谷浑,马踏柔然,都是所向披靡,却不知我这里才是民心所向,才是上苍眷顾!既然开了一个好头,不妨乘胜追击,先拿下四镇,加强驻防,毋犯当日到彦之的旧毛病。

    ”他目光灼灼,带着自信,看了看下面的诸人,开始商议行军的路线和所遣的将领。

     一商议弄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