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黄门道:“这个奴不知道。
”想了想又说:“对了,殿下说,好书只自己读,可惜了的!余外真没再说什么。
”
谢兰修心头“怦怦”乱跳,叫住转身欲走的小黄门,道:“听说太子也雅好书法。
我这里恰好有一份南边拓的碑帖,你叫太子瞧瞧,合不合眼缘?”
小黄门带着些鄙夷:太子还没登位呢,早早地就来拍马!不过毕竟谢兰修是主子,他便也装得很清贵一般淡淡一笑:“那奴先谢谢贵人娘娘的厚赐了。
”伸手接过碑帖走了。
很快,谢兰修听到外间传来的风声,高允等人,谄附崔浩,夸赞《国书》前无古人,当立碑为证,将国史发于世人阅读,弘扬光大。
拓跋焘兴致勃勃来问谢兰修:“我这段日子忙,没来得及细细读《国书》。
你读过,觉得如何?”
“崔司徒春秋笔法,精妙绝伦。
妾哪有置喙的道理。
”谢兰修媚眼如丝地倚着拓跋焘,“可惜妾妇道之见,哪有朝中大臣所知高深?陛下觉着好,就好。
”
拓跋焘早被撩拨得欲火蓬蓬,转身把她压在身下,笑道:“你都觉得好,自然是好的。
明儿就下旨让人把崔浩所编着的《国书》和《五经注》用砂石岩刻成字碑,在天坛之东营造一个碑林。
将来万民景仰,也和南边那些汉人似的,立德立功立言!”
作者有话要说: (1)爱骂人,爱取外号的拓跋焘,把佛教的和尚称为胡妖、胡神……
(2)注一下吧,诗经我一般只读《风》,这篇出自《大雅·常武》,狐狸听不懂,我也看不懂,我以下所注释的都来自百度:“多么威严多伟大,神圣天子亲出征,从容镇定向前进。
不快不慢按兵法,徐方慌张乱阵营。
王师神威震徐方,雷霆万钧压头顶,徐方骚动大震惊。
周王奋威用武力,如天动怒雷声起。
前锋部队如猛虎,虎怒吼声震大地。
大军屯聚淮水边,擒获顽敌向前逼。
切断淮水沿岸路,王师驻此扫顽敌。
王师强大兵马众,迅捷如鸟掠长空,势如江汉水汹涌。
如山之基难动摇,如川之流滚滔滔。
军营绵绵排列齐,战无不胜难知底,大力征讨定淮夷。
王的谋略无不中,徐国投降来归从。
……”
☆、食子之毒
崔浩毫无察觉,欣然同意了把他领衔编着的《国书》和《五经注》制成碑林的建议,文人都容易有“留名后世”的妄念,全然忘记了这套史籍本来只是写给皇帝和皇室成员自己阅读的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