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刺史也就是十二岁。
二殿下岂不如他?”
拓跋焘想了想,觉得有道理,欣然答应下来。
退朝后,崔浩踌躇满志先行离开了,没捞到好处的人气哼哼的,对拓跋焘道:“崔司徒推举其他人倒还罢了,任命皇子上前线,若是有个差池,他拿什么抵偿?”
拓跋焘笑道:“他才智渊博,朕的几次征伐,都是有他的奇谋,一举获胜。
当年你们不是也阻止朕攻伐胡夏么?怎么样,朕的三万人打下六万夏军,打下坚不可‘摧’的统万城。
若没有崔浩的据理力争,朕还不给你们这帮庸才的口水淹死?还敢下定决心?!你们别自以为是,以为这个汉人纤弱不堪,手无缚鸡之力;他胸中所怀,远胜于成千上万的甲兵!”
皇帝宠信崔浩,有时竟不避内眷,既会到崔浩家中谈论,也会把他叫进华显宫秉烛夜谈,据说还曾经命后宫嫔御陪同崔浩下棋。
大家不敢再多说什么,只能暗暗诅咒着崔浩。
此时,高允站出来道:“陛下圣明!各位皇子都是陛下的亲子,将来也是大魏未来的羽翼。
我国如今如日中天,陛下英明神武,臣以为,当效汉人书史之制,把陛下功德书于史籍,以诏后世子孙学而时习之。
”
拓跋焘点头笑道:“这个提议不错。
不过,朕的功劳,是朕的祖父道武帝和父亲明元帝一步步奠基而来的,朕岂敢专擅祖宗功劳?既然要修史,不妨好好修订国史。
高允既然有这心思,就令你为总裁吧!”
高允忙弯下腰说:“陛下!臣何德何能!若论熟悉国朝旧事,还是崔司徒历经三代,知之甚多,又是文思敏捷、倚马可待的长材,臣——”他几乎是绝然地仰起头,眼睛里闪着异样的光,却遽然收敛,躬身道:“臣甘为崔司徒副手,效犬马之劳。
”
拓跋焘正在意满踌躇之际,丝毫没有注意高允表情的细微异常,点点头道:“好,就令崔浩为总裁,修编国史!”
朝臣们神色各异地赞颂了一番,散朝后三三两两离开宫廷。
有人走过高允身边时,狠狠撞了他一下,然后假惺惺道歉道:“哦哟!不小心碰了你。
不过高博士捧住了好粗的大腿膀,大约站得够牢够稳了。
”
尖尖脑袋的古弼走过,则横眉立目道:“娘的!汉狗成群!”朝地上吐了一口唾沫。
高允目不斜视,充耳不闻,向前直走自己的路,任凭西斜的太阳把自己的身影拉得好长好长……
☆、嫏嬛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