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2章

首页
    “是!”拓跋晃恭谨听完,见父亲似乎别无训诫,悄悄松了一口气,少顷又道,“父皇此言,臣倒又想到,父皇自己身先士卒,清俭率素,臣深以为乃臣民典范。

    但后宫之中,往往奢风渐起,难以遏制,只怕青萍之末,遽起罡风。

    ” 拓跋焘果然被他的话吸引了注意力,问道:“何以见得?” 拓跋晃低了头说:“父皇但看几位皇子的用度便是。

    ” 拓跋焘扭头看了看崔浩,崔浩点头道:“陛下,皇子衣食,略注重精致,倒也正常。

    但是如今后宫有佞佛之风,皇次子和皇三子随母氏供奉佛法,还是有些手头散漫的。

    ” 拓跋焘点点头说:“你一说,我想起来了,出巡的时候,也见各处佛寺盛行,香火极旺。

    佛寺中比丘都是免于赋税的,我们这里挖空脑袋想着怎么与民休息,那些不做事的秃驴倒安享尊荣富贵!从宫中开始,消减供佛用度,不准用香油、醍醐供佛,也不准用丝帛抄经。

    ” 崔浩稽首说道:“陛下圣明!俗世人自以为懂得佛法,其实不过是盼着佛祖满足自己的阴微心思而已。

    仁者不忧,陛下戎马倥偬,占定天时地利人和,得万世江山,难道是靠佛祖佑护的?臣以为,倒是老子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道家更为陛下治国平天下做了最好的诠注。

    ” 拓跋焘被这话说得舒服,击节叫好:“说得好!朕不忧成败,不忧得失,反倒打下如今的江山。

    ”他看看拓跋晃,又看看沮渠牧犍,若有深意地笑道:“你们俩,将来前途无量,可明白其中的道理?”(2) 拓跋晃是崔浩的学生,心里明白,却不以为然;沮渠牧犍一味钻营,却不大懂这些儒道的道理。

    两个人均是对皇帝敷衍地一笑。

     拓跋焘屡屡看见女儿和牧犍之间眉目传情,终于有点忍不住了,对阿昀道:“这里讲的东西,你又不懂。

    反正请安也请过了,你就回去吧。

    今晚上朕去飞灵宫看你。

    ” 阿昀满心的不愿意,可知道父亲严肃说话的时候,是绝不能违背的,撒娇亦无用,只好无奈地看了沮渠牧犍一眼,敛衽退了出去。

     她百无聊赖在华显宫后面的小花苑里,摸摸这朵花,掐掐那片叶子。

    终于眼角瞥见一个熟悉的人影走了过来。

    她颊边的小涡里立刻盛满了笑意,却故意背过身去,假装什么都没有看到。

     “阿昀。

    ”呼唤她的声音很快就响在耳边了,一双温热的手犹疑了一下,也小心翼翼地捧着她的胳膊。

    阿昀心里一阵甜蜜,却甩了甩肩膀,冷着脸道:“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