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352节

首页
    要把人耗在灶屋里,洗菜洗碗都能把人累坏。

    我想着,要是盘铺面,我还是找书院附近的铺子,离家近,我们招呼方便。

    还是卖早饭,我们这一家都是勤快人,不怕开门早。

    余下的,我想着卖汤。

    卖各种汤。

    ” 杂菌汤和鱼汤要有,这两个汤很受欢迎。

     他还想着煨炖一些别的汤。

    比如说鸡汤、排骨汤、老鸭汤、肚片蹄花汤等等。

     书院的书生们,并非每个人都在外头租房子住,有家人照料。

    多得是自己在外求学,住学舍的书生。

    比如去年的谢岩。

     一般饭馆里的汤羹,都是素汤,或者是花费时间少的肉丸汤、鱼汤,这种耗时煨炖的汤羹,在外买,要提前定下。

     买一次,一个人喝不完。

    找人搭伙买,可能分配不均。

     陆柳说起来头头是道,“我到时做大瓦罐汤,这是大份的。

    还有小瓦罐汤,这是小份的。

    比如炖鸡,大瓦罐就下整鸡,小瓦罐就下半只鸡。

    还能弄乳鸽汤。

    这个特别小,一人份!还能做排骨汤,一碗一碗的卖。

    排骨好数,大小也差不多,这样卖,客人不会说哪份多、哪份少。

    ” 陆杨给他鼓掌捧场,让他继续说。

     陆柳嘿嘿笑道:“我们挣点小钱就行了,所以汤不用做得太多,攒攒客人,做些回头客的生意。

    我想着,我们还要在这里住很久,以后还想着给小麦和壮壮启蒙,价格就不用太高,差不多就行,在书生堆里挣个好名声。

    杂菌汤可以每天有,这是自家的菌子,便宜。

    别的汤羹,我数一数,给爹娘婶子派个活,一人炖一个。

    小铺子开起来,顺哥儿能来帮忙了,到时我俩看着办,熟客多了,多做点。

    熟客不提,我们就少弄点。

    ” 陆杨跟他搭话,往后聊几句,发现这就是陆柳的全部想法了,他就跟陆柳说:“柳哥儿,其实来府城以后,我们最需要做出的改变是愿意请人干活。

    这方面你再想想?” 陆柳大致能懂。

    他也长见识了,比如哥哥和两爹都是请贺夫郎洗衣裳。

     这跟寨子里的晒场不一样。

    那时在山寨,所有的赶山人都能算作供货商,在晒场里干活的人,则是几个兄弟家里请人来,自家生意自家人来。

    从寨子里再请些人,也是沾亲带故的关系。

     府城就不一样了,这都是请的外人。

     陆柳逛过府城和县城,知道很多务工的人都是请来的,有许多伙计跟老板没有亲戚关系。

    他这时稍作思索,说:“我请个帮厨来杀鸡杀鸭,我们一天没多少活,再让他洗碗。

    ” 陆杨点头,“给人留个住处,晚上顺道看店。

    ” 陆柳傻呵呵笑起来:“哥哥,你没有别的意见了吗?” 陆杨没有意见了,“你的想法很好,做什么生意,在哪里做,主要做什么,各人都有分工,成本考虑了,价格也想到了,还知道满足客人的不同需求,我还能说什么?只能祝你生意兴隆啦!陆老板!” 陆柳笑得更加傻气了。

     陆老板! 他能当陆老板了! 以后出去,他跟哥哥是一样的,他们都是陆老板! 他高兴着,晚间,黎峰回来了,一家吃饭,他跟黎峰说起这件事,也问问娘的意见。

     陈桂枝说让他当家,对家里的事务没提过多少意见,大多是陆柳心里没底,非要她给个准话。

     陈桂枝这次不提意见,不与陆柳的眼神对视上。

    开一间铺子,跟摆摊需要的成本大不相同。

     快要乡试了,他们早上的包子都少蒸两笼,多了就要去街上卖了。

     秋季有人返乡抢收,冬季就到了放年假的时候。

    依着她的意见,今年熬一熬,不开铺子算了。

     但她也看见了府城的商机,这间铺子开在书院附近,只要用心经营,不说挣大钱,和摆摊一样,月盈余几两银子,轻轻松松。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