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双生夫郎互换人生后 第322节

首页
    黎峰不好晾着兄弟们,到府城第二天,就去码头铺子里看看。

     离得远,中午不好回家,晚上回来吃好喝好,能见着娘亲和弟弟,炕上有孩子有夫郎,这日子把他美得,一天天乐呵呵的。

     陆柳跟着哥哥一起逛集市,买了好些菜放在家里。

     他炒了些菌子肉丁酱,给黎峰卷饼吃、拌面吃。

    听哥哥说还有芝麻酱和花生酱拌面,香香的。

    他也买了点,把黎峰给香迷糊了。

     早饭样式不多,吃不出多少花样。

    晚上就丰富,进入夏季,可以吃的菜很多,他一天天换着做。

     三家住得近,到了饭点,陆柳顺道拐进哥哥家,跟他互换一碗菜,兄弟俩又结伴,到两个爹那儿送碗菜。

    饭桌顿时变得丰富,都吃得饱饱的。

     晚上,夫夫俩哄睡孩子,黎峰把画像拿出来,跟陆柳一起找地方挂上。

     房间大了,四四方方的,炕在墙边,像床铺似的,没有从一面顶到另一面。

    炕尾有帘子,放着恭桶。

     屋里有一张小圆桌,他俩都不习惯,用了几天,还是换成了长条书桌,把书房的桌子搬来用。

     格局一改,画像的位置就好找。

     陆柳说着歪没歪、怎样调整,黎峰把画挂好。

     这幅画解相思,让陆柳度过了很多个孤单的日日夜夜。

     他站在画前,学着画上的姿势,挨着黎峰贴贴。

     “大峰,我们睡觉吧。

    ” 黎峰低头,与他对视。

    陆柳的眼睛水润,多瞧一会儿,他脸上就烫烫的发红,满是情意。

     黎峰应声,把孩子抱到娘的屋里,跟陆柳上炕歇觉。

     第152章告状 陆杨拿到了两封信件,他晚上拆了看。

     一封是陆林写的,他讲了些铺面的经营情况。

    尤其是庄子上产出面粉和时蔬以后,成本降低了多少,又增收了多少。

     因商号也开了铺面,三家铺子都搭着卖菜,村里送来的时蔬和鸡蛋,他们还是会收。

    菜太多,就在“蔬菜日”的时候大力清货。

     铺面开在县里,受街坊四邻信任,赶上季节,菜再多一些的时候,陆林会压压称,给客人多装一些,挣个和气。

     这些洋洋洒洒说完,陆林又简要说了下铺子里的事。

     银杏和石榴都有人说亲了,他们家里看陆林是带着男人在铺子里干活,把这个事拿出去说。

    他都没松口,两家人就跟媒人说能到铺子里干活。

    前阵子来了些莫名其妙的男人到店里打量,还找他打听工钱。

     这件事银杏和石榴都不知道,为此都气哭了。

    他特地回了趟村里,让他父亲和爹爹把人说说。

    哪有这样办事的? 再是陈老爹和陆三凤到铺子里闹过两回,罗家兄弟把他俩打发走了。

    陆林不知道他们怎么办的。

    在信上跟陆杨提了一嘴。

     公事说完,再说说私事。

     陆林天天在铺子里忙,没什么私事好说,信里写一堆话,都是问陆杨在府城好不好,各处顺不顺。

     信的字迹很工整,内容有些文绉用词,一看就是陆林口述,请人写的。

     第二封信是罗家兄弟写的。

    他俩开门见山,直说陈老爹找上门的事,说是陈老幺在村里听见的消息。

     陈家湾和陆家屯离得不远,村落之间有姻亲关系的人多,两头走动之间,听说陆二保跟王丰年要跟着孩子们去府城了,他就坐不住了。

    到县里找陈老爹说,所以陈老爹才上门来闹。

     这件事不难处理,他们找陈老大谈了谈,以后要想过安生日子,能好好的开豆腐坊做生意,就把家里的老爹老娘管好。

     陈老大一直在攒钱,去年攒出租子,今年新买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