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咸鱼被迫考科举 第70节

首页
    的人还挺多,毕竟平白无故多了一项考核,还是叫人无从下手的考核,考卷甚至都不是吏部编的,而是陛下自己派人出卷。

    关系到今后升迁问题,众人不得不小心待之。

    而引起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宋允知。

     听完了前因后果,宋允知觉得自己可真是被冤枉得太厉害了:“这跟我有什么关系,不是那长康伯府造的孽吗?” 太仆寺卿了然一笑:“兴许是小公子太出名了。

    ” 宋允知受宠若惊,诸如冯尚书唐郢等,生气时都是叫他小兔崽子、王八羔子之类,即便心平气和时也不过客气叫一句“宋学子”,不像太仆寺卿这样和蔼可亲。

     他不知道,太仆寺卿是真的喜欢宋允知,越看越喜欢,比看自己亲儿子还要喜欢。

    亲儿子可不会养马,但是他按着宋允知给的法子养马后,这一批的马果然养得十分精壮。

     这位如今在太仆寺卿眼里,便犹如一份行走的政绩! 他已将情况上报给陛下了,不日这养马良方便能在夏国各地的官营马场里推行。

    甚至西南一带今后还将广设马场,用以孕育良马。

    虽然费钱,但是与其将这笔钱在别处挥霍,不如多养一批良马,好歹于国有利。

     他热情地招呼宋允知进马场参观。

     宋允知正有此意,学着太仆寺卿,背着手,煞有介事地跟在后头。

    若是碰到围观的小吏,还会故作姿态地点头示意。

     以前看电视上的领导视察就是这样的,宋允知沉浸在角色扮演中。

     被他示意的小里们一头雾水,等到大人离开之后,才开始窃窃私语:“方才那小孩儿是谁,大人似乎很看重他的样子?” “你不知道?这是国子监那位小神童,先前冬季种菜的点子便是他想出来的。

    去年便有不少百姓挣了钱,今年入秋之后,各地都已经在种菜了,风头大着呢。

    ” “可这跟咱们太仆寺有什么关系?” 众人面面相觑,都想不通。

     因为有北戎的人在暗处盯着,宋允知不想太出风头被人记恨,所以养马这件事没人知道是他提议的,太仆寺卿跟诸位大人也不会乱说。

    在马场众人看来,宋允知便是纯粹过来看热闹的。

     被视为乐子人的宋允知转了一圈后,才私下跟太仆寺卿提了几点小意见让他改进。

     太仆寺卿倒是很有信心,觉得几年内定然能改善夏国无良马的困境,但是宋允知还是有点担忧,夏国若是想要跟北戎开战,需要战马的数量可不在少数。

    几年时间,够他们养吗?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如今的战马过于依赖燕国,虽然两国如今结成了同盟,但是等依赖外族人,终究还是一桩隐患。

     但愿燕国人数十年内都值得信任。

     从马场出来后,宋允知便又忙着想法子给沈渊他们送考了。

     当初随春生去参加武举的时候,宋允知可是招呼了一群人给他们送考,如今沈渊、冯子归等人参加乡试,宋允知也不能厚此薄彼,一样得认真对待。

     但是即便是宋允知绞尽脑汁,也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别的不提,单说随春生,随春生见宋允知忙前忙后,已经开始酸了。

     他觉得宋允知太过重视那几个上舍生,不过是陪着他去了一趟燕国、一趟北戎吗,有什么了不起的?说到底,最亲密的难道不应该是他们这几个朝夕相处的室友? 是以,每逢宋允知想要筹备些什么的时候,总能听到随春生阴阳怪气的动静: “哟,这么上心呐?不知道的还以为你跟他们住一个屋。

    ” “你怎么不干脆跟他们一块下场考试去?” “留在这里,还真是耽误了您。

    ” 自己说话夹枪带棒,但宋允知一反驳,这家伙反而酸得更厉害。

     到最后,随春生甚至隐隐有些排斥沈渊了,甚至带着贺延庭一块儿对上舍生有了点意见。

     宋允知:“……” 是小学生吗?怎么能幼稚成这样? 好在宋允知没有受他们影响,还是按部就班地准备着。

     乡试不过是初试,对于寻常考生或许比较难,但是对于沈渊等人来说,无非是走个过场。

    他们启蒙早,自幼便读书,又有名师教导,这些年还在国子监中沉淀数年,根本不担心会过不了乡试。

     但是明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