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所言极是。
”
陆天立看他并不接招,抬手拍在他肩膀上,笑道:“我本是武将出身,现在年纪也大了,在益州多年操持劳累,现在只想和你阿娘一起享享天伦之乐。
再过些时日,你还是帮我把这个担子挑走吧。
”
陆易安唇角微勾,笑着躬身行礼,“阿耶正值壮年,英明神武,能把益州治的如此之好,治国也不在话下。
儿臣也会鞠躬尽瘁,尽微薄之力辅佐阿耶。
”
“起事后我登基是因为需要师出有名,但开国之初正是百废待兴之时,事务繁重,对我来说颇有些吃力。
我只有你一个儿子,你的确有治世之才,连玄真道长和袁天师都说你会是一代明君。
”陆天立看他听完这些,依旧一脸风轻云淡,终于问出了他一直想问的:“无数人对这位置趋之若鹜,以至于不惜兵戎相见,手足相残。
但为何,你对这皇权毫无眷念。
”
陆易安的确对这皇权没有渴望。
十二岁时参与谋划是因为那是陆天立想做的事情。
后来长大了些,自己有了主意,打定注意要成就大业,是为了百姓苍生,因为太宗这样打压武将,边关屡被敌军滋扰还不派兵抗敌,让百姓流离失所,甚至丧命于铁蹄之下,还强征苛捐杂税,致以多地民不聊生。
但一旦他到了那个位置,就会有太多的身不由己,有些事情他既然定下,就一定会坚持。
就连陆天立两人这样念叨他都受不了,更不要到时候那些令人头大的言官。
他看着陆天立,眼睛和声音都无波无澜:“阿耶您是记挂着天下苍生,所以才倍感劳累,这说明阿耶才是明君。
现在官员空缺太大,的确让阿耶辛苦了些,也是儿臣没能给您及时分忧。
常贡之科已准备的差不多,很快就能发放通知,下月便能开始乡贡考试。
我现在就去吏部和礼部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