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5章

首页
    陆天立无奈地挥了挥手,陆易安躬身看他进了殿,便去了吏部。

    这段时间吏部和礼部一直在加班加点准备科考之事,这是开国之后陆易安负责的事务。

     吏部是尚书省六部之首,掌全国文职官员铨选、勋封等事务,甚为重要,所以清洗掉的陶朝官员也是最多的,剩下的人手不多。

     随朝科举制度失败的原因是没有打破士族和门阀对朝政的垄断和掌控,既没有给寒门学子真正进入仕途的机会,又得罪了世家大族,两头落空。

     陆易安吸取随朝失败的教训,将益州来的文官安置到了吏部和礼部,一多半在吏部,参与科考之事的准备工作。

     这些益州文官都是出身寒门的学子,受过陆天立恩惠,忠心耿耿,也最是清楚该怎样才能改变“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制度。

     但长安的官员都是士族出身,大部分还是不支持科举制度。

    陆易安提前知会这些寒门学子,要谨言慎行,避免和这些官员发生矛盾。

    也找了一些缓和一派的官员做“内应”。

     吏部考功司员外郎张勋就是其中之一,他刚和其他几名官员囫囵用完午膳,便又开始清点名单。

    连续几日公务劳累,几人便边做事边聊起天来:“之前听说太子殿下只会花天酒地、声色犬马,还以为到这来就是挂个名头,没想到还真是行事稳重。

    ” 同为考功司的胡主事却摇了摇头,“我倒不觉得,人啊,本性难移。

    我看他啊,也就这刚当上太子,装的好看,过段时间就原形毕露了。

    ” 另一人说道:“说不定以前是韬光养晦,卧薪尝胆,故作浪荡掩人耳目。

    听那帮益州的文官对他评价很高……” 还没说完,就见被议论的太子殿下正带着一人阔步进了考功司的大间。

     几人行礼问安后便散开了。

    张勋拿过一个本子递了过来:“殿下,这是您要的官职空缺名单,我们刚整理完三省六部的。

    ” 陆易安认真地翻看,“空缺如此之多,光今年秋闱不能挑选足够合适的人。

    ” 张勋脸上带着忧色,“的确,这还只是三省六部的,地方上的名单还要两日才能整理出来。

    ” 陆易安又看了会名单,将名册装进了袖袋,对张勋颔首:“辛苦了,张大人”。

     张勋行了个大礼:“殿下放心,臣等将不遗余力,不负圣上和殿下重托。

    ” 陆易安从吏部出来又去了礼部,因要参加宫中的七夕晚宴,本来该回东宫等着就是。

    但他一想起宋常悦,总觉得不安心,便转头往宫外去。

     陆雷没有陆风沉稳,看向了陆易安:“殿下,现在出宫怕是不好。

    ” 陆易安沉声问:“如何不好?” 陆雷便不再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