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事,其实比起其他人而言还是轻松不少,最难的反而是御前奏对。
曹禤对赵朔的评价并没有错,赵朔是个精力无限,且十分自信的人,要说服他不容易,齐昭昀也还在摸索之中。
修书给齐昭昀带来的最大好处是让他有更多的渠道了解从前的事,以赵朔这一方的视角。
齐慕在江东总共做了十年的大都督,齐昭昀作为他的儿子继承的东西也绝不仅仅只是权势地位。
齐昭昀的行李之中没有太多书,但随后赵朔派去接管江东都城的太守王陵就把都督府中的典籍整理了好几车,全都给齐昭昀送来了。
此举十分体贴,且万分尊重齐昭昀,很显然也是在赵朔的授意之下做的,对齐昭昀这算是意外之喜。
傅明一直很可惜父亲收藏的典籍散佚,自己所能记住的不过十之**,其中还有不少错漏,而这些书可以和她的记忆互为参照,因此对这些书爱惜非常。
不过她并没有责怪过当初齐昭昀为何舍弃了它们。
理由是显而易见的,齐昭昀存的是向死之心,身外之物就一点都不重要了。
何况江东本是他的伤心地,这谁也无法反驳。
王陵送书来大概也是因为不知道该怎么处置,而赵朔对这些典籍的看法就是交给他认为最适合保管的人:原来的主人。
齐昭昀领他的情。
第三十九章,今安
在宫里住着其实感觉不赖,尤其齐昭昀成日接触的人也不过是修史书的老学究,而他自己做的除了江东那部分的史书之外,就是审稿。
案头工作总比冲锋陷阵舒服一点,何况眼下那个在冲锋陷阵的人写信回来,说是长路无聊,并没有什么收获。
顾寰早不是会因为出征而激动雀跃的人了,他是个老辣的猎手,只是在许多人眼里年纪还不太大而已。
齐昭昀收到他的信的时候已经到了五月,信也是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