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道:“酒醉之下的书写哪能清晰,婚书只有八个字‘赵陆结亲,玉佩为证’。
”她望着凝香温柔一笑,陆凝香会意笑道:“因是南方人,父亲在京城甚被排挤,在民女七岁时便携全家回了孟阳,投靠了闵煜。
其后写了封信赵叔叔,却石沉大海,父亲焦急,四处打听均不得消息。
民女十岁时父亲过世,家中也无男丁主持。
所幸母亲宽厚,待两个姐姐犹如亲生,待姨娘们更是情比姐妹,这才勉强安稳下来,后母亲病故,又依仗两个姐姐的夫家势力,陆府才得以保全。
民女后来才得知,所谓保全不过是闵煜看中了民女,他们想借机巴结而已。
”
赵润玉接着道:“当年接到陆伯父信件时父亲刚被冤害,草民要假充男儿保住家产,所以母亲便没有回信。
后来隐居,母亲也恐有人觊觎陷害,一直不敢将草民女儿身份泄露。
直到去年,母亲觉得陆家小姐与草民同年,也是年岁不小,恐怕耽误了她,于是要草民去孟阳了结此事。
草民去了孟阳,先拜会了宋耀先生,又认识了咸安先生,本想着过几日再去陆府拜访,哪知突然传来了闵煜看上凝香的消息。
草民心急如焚,当晚便夜探陆府,与凝香定下了这赛棋招亲的计策。
可这招亲之计难就难在需找个合适之人匹配凝香,否则一切枉然。
唉,草民那时刚好在旅店认识了一名来孟阳赶考的书生钱伯涛,此人一表人才谈吐不凡,又下的一手好棋,家世也是清白。
草民数次将凝香乔装带出府,引她与那钱伯涛见面。
草民见两人详谈甚欢,凝香也颇为满意,便带着钱伯涛去参加了赛棋会。
可惜此人徒有其表,见了闵煜便吓得投子认负。
草民只好亲自上阵,就这样娶了凝香。
到平县上任前,钱伯涛来送行,说旁人尚可一争,皇帝天威难测,如何抗衡。
能说出此话,他也算是坦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