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领旨。
”郭桢和王功名退下后,果真有考生举手示意,官员将试卷上的性命遮掩,将其封入一只竹筒,进入朝天门交给一名太监,太监在满是皇家侍卫排列注视的青石大道上飞奔着将竹筒送入华英殿。
王功名带领着五十名阅卷官早等候着,他打开试卷急速的阅览起来,很快在试卷上写了个“中上”,又在下面写下自己的名字,顺手交给身旁候着的太监,太监将试卷交给了一组的两人,那两名官员认真的读了起来。
再往后送来的竹筒越来越多。
王功名应付自如,不见丝毫局促。
随着又一声的锣响,宣告着申时来临,大端朝的第一次科考正式结束。
考生中有人淡然,有人懊恼,有人胸有成竹,有人茫然无措,一切都收在湛凞眼中,她挺身站起,英姿勃勃,“朕知道汝等寒窗苦读数十载,为得就是有朝一日金榜题名,一展所长。
以往前晋礼乐崩坏,今时又有居心叵测之徒闹事贡院。
汝等必定心中惶然。
非常时期当行非常之事,朕决定即可放榜,以安汝等之心。
三日后,上榜士子的文章皆将张贴于贡院之前,所有及第者须在贡院内接受天下士子十天诘问,以彰显科考之公平。
若有滥竽充数者,连同阅卷官员一同严惩。
若有落榜士子心有不服,可向主考官员递上诉求,一并将文章贴于贡院前,交予天下评论,但有过人之处,朕定当还汝公平,严惩失职官员。
天下初定,正值用人之际,朕将下旨,明后两年开科依旧。
落第者切勿灰心,当回去好好苦读,以便将来为国为民,青史流扬。
”
考生们早在皇上站起时就低垂手静听。
等皇上说完时,已经按耐不住的齐声兴奋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
这气壮山河的欢呼让湛凞头一次有了天下尽在掌握的壮阔得意之心。
千余份试卷阅读起来也是费时,只能说王功名确是能吏,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