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8章

首页
    死士有苦难言,砸向他们的污秽之物中含着许多常人看不出的细小暗器,怎么办?只能硬扛着。

    难不成还能冲向百姓?真要这样,湛凞杀他们名正言顺。

     读书人最是明白事理,说得好听点就是良禽择木而栖,说得不好听点就是墙头草见风使舵。

    老百姓的心都是皇上的了,他们还能摇摆不定吗?跟着皇上那就是顺应民意。

    有机灵的感觉高声表明心迹,“这些人定是前晋余孽,南方闵氏逆贼指使。

    皇上勿要心软,读书人中没有这样只为一己私欲、不顾天下苍生的无耻之徒。

    ”此言一出,那些有心攀权的考生纷纷跟着恳求皇上严惩闹事者。

     湛凞心中一松,面上却对那些死士露出怒其不争的表情,惋惜道:“读书人寒窗辛苦数十载,为了是哪般?还不是为了一展抱负,敢为天下先,还社稷、百姓一个清朗安定。

    你们倒好,读了那么些书,明了那么多事理,纯粹就是为了争权夺利满足私欲。

    朕不是前晋的昏君,朕的大端朝绝不允许有你们这样斯文败类。

    ”她将目光转向众考生,露出鼓励欣慰的微笑,“朕开科取士,为得就是给朕的大端朝选出栋梁之才,前晋取士所注重的家世、门第,朕统统视为无物,朕要的是你们胸中的文墨。

    传朕旨意,在朝天门外另摆考场,告示所有考生速去朝天门,”她抬头看看尚未升到中间的日头,朗声道:“未时开考。

    朕要亲自在城楼上监考!摆驾回宫。

    ”说着,看了一眼卫绪,转身回到了御辇中。

     这就是史书上著名的“朝天恩科”。

    科举本是三年一试,而恩科本是皇上特许的附加科考,按先例开国后三年才有科举,此次科考却是湛凞一力促成,故而也叫恩科,这也是为什么此次科考门槛如此之低,来的人却很少的原因之一,大家心里也在忐忑。

     朝天门是皇宫最大的宫门,气势宏伟庄重,只有重大庆典时此门才开。

    宫门外的空旷场地容纳千把人绰绰有余,此次恩科又在端朝初立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