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王功名,这人要是合了皇上的意,恐怕才是担当大任的料啊。
郭桢赶紧拱手告辞,匆匆来到翰林院,领着王功名向上书房走去。
上书房内暖意融融,王功名的额头上已渗出了一层薄汗。
自进来请安后,皇上只淡淡说了句“平身”,连头都没抬一下,所幸十几年是的不受重视早历练的他心静如水,只是他体宽怕热,这环境让他浑身不适。
他偷偷看了一眼郭桢,见郭相如老僧入定般,自己也只得无奈地低头垂手而立。
约有一炷香的功夫,湛凞将御案上重要的奏折批完后,才舒缓地抬起手接过玉盏呡了口茶,抬头向下望去,顿时愣了一下,郭桢站着的那人又矮又胖,好似个石墩。
郭桢见皇上看向这边,忙悄悄拉了一下王功名。
王功名回过神,赶紧躬身说道:“臣王功名奉旨觐见,吾皇万岁——。
”
“罢了,”湛凞打断他,“从古至今谁能万岁?王大人不要学这些个虚礼,朕让你来是指点江山牧养万民的,朕要的是你的真才实学。
”
这话让王功名的心中震荡不已,他陡然生出了知遇之恩,有些不受控制的激动起来,声音也高亮了许多,“皇上,臣愿为还天下之清平而鞠躬尽瘁。
”
看来这人只愿意为明主尽忠啊,湛凞有些赞赏,当下也慷慨道:“朕定会让百姓安居乐业,定会让这天下清明大治。
”瞬间她又收了情绪,淡然道:“朕才将命人取了你当年科考的试卷,细细看了看。
你对前朝的弊端看得十分通透,提出的变革之道也很中肯,果然如郭相所说是个大才。
可惜闵踆不能识人善用,这些年倒是委屈你了。
”
王功名的声音微微有些抖,“承蒙皇上赏识,臣到不觉得委屈。
昏君当政,若不同流合污,哪会有出头之日。
臣可不愿当祸害百姓的官。
要不是臣的母亲,臣连功名都不想考。
”
“你娘?说来听听。
”湛凞为了让他不再拘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