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桥哪里能做出这等事,两人争执半天,他罕见的板下脸,才劝着禾哥儿把钱收下。
禾哥儿如今既无夫家,也无娘家,手里多攒些银子傍身总是好的。
第171章波折频生
日子一日日的过着,虽没了青竹阁的生意,但生活也没受什么影响。
卤味礼盒卖的极好,每日合生楼一开门就有不少人来门前守着,稍微来的晚些都买不到。
赵掌柜曾找李大成商量过,是不是再多做些,这样便是晚来的人也能买到,不至于失望而归。
李大成笑了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赵掌柜听了连连拍手称赞。
至于这称赞的内容,让李大成有些哭笑不得,他虽然比不上满肚子学问的书生秀才,可好歹上辈子也是品学兼优的学生。
工于谋算这几个字,怎么听都不像是夸人的话。
这些日子眼看着合生楼又红火起来,赵掌柜的精神都好了许多,以前没事便呆在桌案后算账,脸上也总带着倦意,好似对什么都提不起精神。
如今店里客流不断,老掌柜也不理账了,最爱的就是店里店外的招呼客人,头发花白的老人脸上整日挂着笑,连脸上的褶子都平缓了些。
赵掌柜也不容易,如今能从丧子之痛里走出来些,也算是件好事。
这么想着,李大成也只有应下了这夸赞。
工于谋算,就工于谋算吧!
其实倒不是他不想多做,如今家里雇了人手,即使是多做些,也是忙得过来的,只不过物以稀为贵,若是满大街到处都有,谁还会早早的排队过来买。
他们做的是卤味礼盒,一开始的打算就是想趁着过年做一波,有需要的人们可以买回去做节礼,各式包装不同,也照拂到了不同的人群。
谁知后来成为了镇上的新鲜物,有钱人家的少爷小姐,也会差家里的下人过来买上一提,拿回去尝尝鲜。
年下本就宴席颇多,就算是普通人家,家里来个亲戚,买上最便宜的竹篮装礼盒,回去切了摆上桌,待客也有面子。
这样一来,真正想要买了送礼的,过来都买不到,只得第二日早早的过来。
合生楼前从早上开门就人流不断,路过的人们有好奇的,难免凑上来问一嘴。
听说是排队买卤味礼盒,也来了兴致,卤味礼盒新鲜啊,从来没听过,自得买上一盒,拿回去给家里人尝尝。
一环套一环的,合生楼的名字便更响亮,就连周围的商户投来羡慕的目光。
这有些类似后世的饥饿营销,长久虽不可取,但短时间确是赚口碑赚钱的好法子。
门前排队的人多了,难免发生争执,每日少不得都得有几起吵架争执的,都是客人,伙计们谁也不敢得罪,只得好言好语的劝着,到最后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