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一事虽不过初露徵兆,却不容小覷,景明帝很快招集人马,于朝后聚集书房,一齐清点今年粮食缺口。
这场会议,不仅朝中大臣,连姚家两兄弟,与还未曾上朝过的江簫笙都被点名参与,要求上述边关粮食种植,与屯粮情况。
不清点还能自欺欺人,当白纸黑字的亏损摊开来,那数字看得眾人头皮发麻,再不能推却责任。
面对眾人,景明帝喝着药,脸色难看,「爱卿们怎么看?」
语落,堂下哄然大乱,有人说可以再研发粮食改良法,试着缩短农期,也有人说能向大商家下手,那些人手中必定还有存粮。
你一言我一句,眾人法子不少,可每一条说出来,都会迎来厉声反驳,几番辩论之后,原本沉鬱的氛围酝酿出丝丝火药味,一触即发。
打断这混乱场面的,是景明帝狠狠砸碎在地的药碗,碎瓷飞溅,吓得眾臣纷纷噤声,哗啦啦跪倒一片。
景明帝重重咳了声,怒道:「朕让你们来,是让你们解决事情,不是来给朕增加麻烦的。
」
将视线投向藏在兄长身后,上回成功解决粮食问题的姚盛,景明帝道:「姚二你别躲了,出来说句话。
」
姚盛磨蹭着,心不甘情不愿,一副被强迫拿主意的委屈模样,「陛下,东西没了,又种不出来,就买唄。
」
他刚说完,户部尚书马上窜了出来,哭哭啼啼地喊穷,「陛下,不是臣不愿意买,实在是魏、齐两国也在打仗,所有人都缺粮,真按上头所写的量买下去,能掏空国库呀!」
见状,张家人出列,也附声道:「陛下,前年不少商人听说大周雪灾不断,知道是咱们要买粮,都刻意推託哄抬价格。
如今加上战争,怕是……」
未尽之语,人尽皆知。
钱、米、粮。
这些东西什么都不能少,偏偏如今的大周,什么都不够用。
景明帝陡然深吸一口气,病弱的苍白脸颊爬上诡异的红晕,「姚二,你怎么说?」
曾经谁都瞧不上眼的浪荡子,翻身成了大周的财神爷,连皇帝都要指望他。
姚盛骤然成了满室的目光焦点,仍无知无觉似的,理所当然地说:「没钱就赚呀,要别人会对我们刻意抬价,另派一群人乔装打扮,别让商家认出是我大周人,不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