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间度过长达九天的连假后,在最后一天,蒋文搭上北上的火车,收拾心情,重回忙碌的社畜生活。
从台中搭回台北约要两小时,用来补眠正好合适,不过前几天的休假经已让她充饱了电,即便是通常让人昏昏欲睡的饭后时间,这时也毫无睡意。
坐在靠走道的位置上,越过靠窗的乘客看窗外风景多少有些令人尷尬,反正无事可做,蒋文便拿出平板,点进工作用的邮箱。
入行前不知道,到后来被分派到的工作多了,蒋文才发现编辑其实是个很奇怪的职业;或者也可以说是一个很看运气的职业。
初入行时,蒋文当的是杂志编辑,当时因为杂志有固定的出版日程,工时总是十分稳定:每逄送印日前两天,加班几乎已是常态。
到后来,转到书本的出版社,工作模式整个变得不一样。
出版社出版的书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签约作家的作品,另一种则是没签约作家的投稿,前者因为早与作者谈好交稿时间,儘管无可避免会遇上一些无法如期交稿,因而要编辑屡次催稿的作者,但大多数时候,工作的日程都相对稳定;至于后者,由于无法预视何时会收到投稿,自然也就没办法知道工作什么时候会进来。
出版社的投稿邮箱是由总编辑集中管理的,每每收到投稿,总编辑都会按投稿类型分派给底下的编辑,而分配到工作的编辑,须在限期内完成稿件的审查;堪用的要向总编辑匯报并负责联络作者洽谈后续事宜,不合适的就寄送退稿的回覆。
蒋文看书的速度算快,大约只需两小时便能读完一部十万字的小说,不过编辑的工作并不只是看完就好,与作者沟通讨论、三番四次的修改校对,还有定稿以后的排版、设计、打样等等,要处理的事情多不胜数,且大部分都是需要与其他人合作、配合他人日程的工作,久而久之,蒋文也就习惯在工馀时间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