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时代的战争,更重要的是,唐书发现这样的行为能够改变这个世界的大势,并且由此唐书吸取这个世界的精神能量的数量迅速增加。
比起改变主角的人生轨迹还要来的多很多,并且更加的持续。
这才使得唐书如此的投入。
这也是他拥有创造众多人才和官兵的缘故。
等到耶律洪基和耶律重元再次开战之后,唐书笑了起来,继续打吧,打的越惨越好。
而且后续的情况,唐书已经有了规划,不说其他,如今黑旗军中可是有些不少蒙古人的存在着。
虽然都是唐书在失踪的那半年恩威并施收复的一些小部落,但是到了某些时候。
他们却能够发挥很大的作用哪!
将如今占领区的各项事务安排了一下,唐书准备暂时离开了。
没办法,剧情已经开始了,再加上期盼已久的六脉神剑,唐书根本没有犹豫,至于如今这里的形式,他更是不担心。
大辽内战,大宋被他打怕了。
而西夏更是小打小闹,这些年,西夏和大宋的战争一直未曾停止,西夏国小地寡,和大宋断断续续的战争下,国力严重受损,没看到都主动和大宋求和了嘛?!
这在两国的交战史上可是极为少见的,也让大宋朝廷由衷的感动了一下,当然想要让大宋攻入西夏也是想象而已,缺马始终都是大宋最严重的问题。
这样的形势下,唐书离开也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他创造了那么的人才,就算他留在这里,更多的时候也只是享受生活无所事事,事情都被分配了下去,所以唐书很放心离开。
虽然唐书创造的这些人才并没有顶尖的人物,但也都是水准之上的,再加上群策群力,这里已经足够安稳了。
没有耽搁时间,唐书直接带着自己四名高手护卫,以及阿紫和小青小白离开了燕云,一路上快马加鞭的朝着南方驶去。
一路上,唐书听了很多关于黑旗军的传闻,特别是关于他自己,唐书的名字至今没有公布出去,其他人只知道黑旗军的统帅姓唐,其他的就很难理解了,所以唐书就成了身高八尺腰围也是八尺的异形了。
可以说黑旗军的出现,给大宋子民们带来了很多的谈资。
没办法,大宋朝的武事太让人失望了,一个小国西夏这么多年来,也就是这几年占了上风,其他的吐蕃也是让人头疼,最令大宋子民担忧的无疑就是大辽国了,历次战事没有任何收效,每年都要称臣纳贡,这种耻辱尽管很多人都无视了,但并不代表着他不存在。
如今由汉人存成的黑旗军令大辽吃了大亏,并且占据了北方,隔开了大辽的窥探,这自然让大宋子民们别有一番感受了,尽管如今朝廷因为交战的情况,对于黑旗军看不顺眼,但民众们可不管那个,再加上黑旗军秋毫无犯的传说,使得黑旗军在大宋的人气很高。
当然更多人谈论的却是关于黑旗军的制度,一般民众百姓并不懂得这个制度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但分配田地保护贫困百姓,降低赋税徭役之类的,他们还是非常明白的,尽管这些都不稀奇,甚至王安石变法中都有所涉及,但王安石变法毕竟失败了,所以如今的贫苦民众生活依然辛苦。
不只是普通民众们,就连士子官员和世家富豪们也都讨论过关于黑旗军的制度。
尽管限制土地兼并一说让众多地主富豪很是不满,但并不意味着这个制度中就没有让他们欣赏的,不然这些人也不会注意这个制度。
大宋朝对于商人已经足够宽容,历朝历代在商人方面没有超过宋朝的,但黑旗军的制度更甚。
而且对于财产的保护也更为的严格。
甚至商人还能为官,在黑旗军的官制方面就有商业部的存在,甚至乡绅富豪还能成为什么议员,能够参与法律的制定。
还有着一定的监督作用。
并且牵扯到乡绅富豪的违法,当地的这个议院还可以监督,如果有冤屈,直接可以上传。
这样的制度不得不说让乡绅富豪们很是心动。
当然也有着不满的地方,除了限制土地兼并之外。
乡绅富豪对于普通民众也不能肆意欺压。
如有违背,惩罚严重。
并且乡绅富豪眼中的乡巴佬也可以进入当地的监察院。
监督官府执法不说,还有着举办违法行为的权利,这些乡巴佬泥腿子也能拥有这样的权利,这自然让以往高高在上的乡绅富豪不满了,但是相比这些不满,那些让他们心动的更是让他们不舍。
黑旗军的制度,在一些开明士子乃至有着足够经验和智慧的人眼中,尽管有些制度有种大逆不道的感觉。
但认真思索一下的话,这却是一种长治久安之道,不提那些迂腐的家伙的排斥和怒骂,那些开明智慧的人们倒是很好奇这份制度是什么人构思出来的。
、
他们自然不知道,这是唐书结合如今这年代状况。
再加上他超越近数百年的见识制定而成了,在唐书看来很有些四不像的味道,但在这个时候却是最好用的了,而且也能够保持长治久安。
并且武备不辍。
只要认真执行,对各个阶层都有一定的保障和好处。
自然众多的士子肯定是不会同意唐书的看法的。
有宋一朝,文人士子地位之高是前所未见的,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可不是说说而已的,可以想见的,对唐书这套制度最为不满的就是众多士子了。
当然,唐书肯定不会理会这些士子们的意见,一些迂腐书生罢了,真正有远见的都知道这套制度的好处。
唐书唯一没做的,或者说欠缺的,就是没有限制皇帝的权利,当然,这也是他刻意的,唐大少爷可没有高尚到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的权利,尽管唐书可能根本不会用到那种权利。
一路上,听着各种各样谈论黑旗军的声音,唐书的心情非常的不错,尽管不少掌握着话语权的士子对此破口大骂很是不满,但依然没有影响他的心情,他根本不会惯着这些士子,换了其他人因为缺少人才还会有所顾虑,但唐书可不同。
他很想看到,这套制度通行天下的时候,如今这些痛骂的士子会是个什么表情。
不过唐书不在意,不代表其他人也不在意,比如说阿紫,这个丫头可从来都不是那种受得了气的人,当然,这里指的是她占据优势的时候,尽管面对唐书,阿紫很是乖巧,但是在别人面前却完全不同了,跟着唐书奔波了两年,虽然长大了不少,性情有所变化,或者说世界观正常了许多,但从小养成的习惯不是那么容易改正的,所以那些信口雌黄的士子们都是吃了大亏,阿紫如今身上还有着不少星宿派的毒药。
尽管不是那种致人死地的毒药,却也绝对不会让人舒服。
唐书带着黑旗军纵横西部草原的时候,阿紫的手段可是让蒙古不少部落的年轻人闻之色变的。
在那些被唐书收复的蒙古部落中,阿紫的威慑力可是丝毫不次于唐书的,唐书依靠的是生死符和黑旗军强大的实力,而阿紫靠的就是她的那些手段。
看着阿紫耍弄了一番那些士子,只是让那些士子痛苦难受一段时间,唐书倒也没有阻止,毕竟虽然并不在意,但并不意味着唐书会喜欢别人诋毁自己,特别是诋毁自己辛苦劳动的成果。
就这样一路南下,直奔大理。
虽然护卫们以及阿紫小青小白都不知道为何去大理,但既然唐书已经做了决定,那么他们便只有遵从的道理了。
一路快马加鞭,来到大理的时候,唐书得到了之前派来查探消息的创造人物送来的消息,知道没有迟到,唐书也算是松了口气。
不然眼巴巴的赶来,结果却没有机会,那可就无语了。
一行人直接进了大理城,选了一家客栈,直接要了一个单独的院落安顿了下来,谨记着负责探查消息的创造人物就亲自赶了过来,之前只是通过感应传了几句话,知道没有迟到之后,就约定见面再谈。
了解了一下最近大理发生的事情之后,唐书也算是搞清楚了如今的时期,可以说唐书到来的恰到好处,虽然剧情已经开始了,如今已经进行到了万劫谷那里,因为探子记得大理保定帝颁布的废除盐税的旨意。
唐书松了口气,总算没有耽搁见证六脉神剑的的事情,让探子下去休息之后,唐书创造了几只小鸟放了过去,无疑这些才是最佳的侦探,除了派往大理镇南王府之外,剩下去往的却是点苍山中的天龙寺。
除了想要了解如今剧情发展到哪里之外,唐书派往点苍山的两只小鸟却是想要看看有没有机会看到六脉剑谱,毕竟按照剧情的话,这时候天龙寺的几位僧人也正在修炼六脉神剑以应对鸠摩智。
一天下来倒是得到了意外惊喜,大理镇南王府中,段正淳和段誉等人还未曾回来,但是在天龙寺中,唐书派去的一只燕子,却正好目睹,枯荣大师和一位僧人谈论一脉六脉神剑,图谱正好被燕子看到,这个季节出现燕子在正常不错了,而且这些出家人慈悲为怀自然不会有什么出格的动作,更何况恐怕没有人会想到一只燕子有什么问题。
所以说,唐书捡了个便宜,提前看到了一脉剑谱。
却是手阳明大肠经,看到图谱之后,唐书如获至宝,立刻开始仔细研究起来,不过唐书之前所料,六脉神剑果然有着独特的方法凝聚凝练无形剑气,使之威力高绝并且攻击距离极远,唐书当即仔细的研究着,拜无崖子所赐,唐书如今的武学知识已经足够深厚,再加上有着参合指这门绝学级的指法,所以六脉神剑对于唐书而言并没有多大的阻碍。
未完待续。
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