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六六. 神剑

首页
    消息再次传播开来。

    整个大宋对于黑旗军这支军队各种意见看法都有,总之非常的热闹。

     尽管这场战争结束的很快,但耶律重元和耶律涅鲁古都放心了,因为就算战争结束了,但间隙却已经很是牢固了。

    而且西夏方面也有些蠢蠢欲动的。

     黑旗军在东北方向并没有太过扩张,直接就依仗着古长城布防,而在西方就不同了,直接占据了辽国的西京道,这样一来,黑旗军的面积也有了西夏的大半。

    但这样以来却是开始和西夏产生摩擦了。

     西夏自然想要扩大领土。

    而如今大辽内战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而且他们还有着很好的借口,如今黑旗军占据了那些领土,西夏这是出军帮大辽平乱。

    而且西夏还提前照会了耶律重元以及耶律洪基,这样就算大辽之后平复了内乱。

    重新打过来的话。

    西夏也有着足够的借口。

     对于西夏的心思,不管是耶律重元还是耶律洪基都非常清楚,也有些恼火和不屑,但这样的形式明显对他们有利。

    只要解决了内乱,不管是西夏还是黑旗军亦或是大宋都不被他们放在眼里。

    为了稳定,耶律重元甚至让西夏的使者感谢了西夏王一番。

     这样一来,西夏没有了顾虑,开始在边境和黑旗军起了摩擦。

    一些小规模的战斗也开始展开。

    对于黑旗军强大的战力,西夏很是吃惊,尽管之前听闻了黑旗军很是强大的消息,但西夏根本不信,如今亲眼目睹,他们才算是有所了解,尽管兵力不足,但战力的强大,却也给西夏带来了更多的伤害。

     一时间西夏方面倒是犹豫起来。

    要不要全力进攻,担心黑旗军的战力是一方面,担心吃亏太大得不偿失,更何况,如果大辽的内乱很快结束。

    那么出兵只是得不偿失罢了,一时间西夏王犹豫起来,所以边境之上,尽管有些摩擦。

    但都只是小规模的。

     战事稍息的时候,黑旗军开始整理政事。

    出乎很多关注着黑旗军的人物的意料,黑旗军创立了一套有些陌生的制度,更重要的是,黑旗军拥有着足够的人才实行这种制度,这可非同一般了,要知道一般的义军打仗或许很行,但治理政事就差了很多,因为执政需要智慧需要经验需要才学,但黑旗军似乎根本不担心人才问题,而且出现的人才也都很出色。

    尽管对于黑旗军的这套制度有些陌生,但是在各级官员的领导和推行下。

     黑旗军范围内的百姓倒是慢慢接受了下来,而且也发觉了这套制度的好处,本来黑旗军的官员治政清廉,赋税徭役减轻了很多不说,而且还抑制豪强,提供给平民百姓一定的土地,这也让普通百姓们对黑旗军感激涕零,一时间请求加入黑旗军的青壮年多了很多,因为他们想要保护来之不易的土地。

     除此之外,黑旗军的制度内各民族平等,尽管清算了以前罪大恶极的契丹人,并且也将犯罪的契丹人依法处理,但那些清白无辜的契丹人只要遵守法律,也能安居乐业,并且和汉人之间也是平等的。

    这套制度开始时让汉人们有些不满,但在黑旗军的强力推动之下,却也慢慢的执行了下来。

     终究更多的百姓是善良了,只要官府能够保证他们不被欺压,这就已经足够了。

    对此很多契丹人不屑一顾,他们还顾念着大辽,但在黑旗军的武力威胁之下,剔除了一些刺头之后,其余的就是心有不甘,也都强忍着。

    甚至一些契丹穷困人家对于黑旗军的制度很是支持。

     就算大辽强大无比,但并不意味着所有契丹人的生活就都很美好,照样有着大量贫困民众,不管是农民还是牧民都是如此,封建时代的权贵永远都是少数,但这少数却永远占据着绝大多数利益。

    这些得到了财产的人们都非常支持黑旗军的制度,甚至还有契丹人加入了黑旗军,虽然很少。

     而且黑旗军照单全收,丝毫没有歧视,这也让之前忐忑犹豫的加入黑旗军的契丹人放下了心,尽管难免有些摩擦,但是在黑旗军严谨的制度下,都是慢慢的平息了下来,特别是军队,在和西夏的战斗中,一起作为战友参战之后,彼此间的关系发展的很快。

     就这样黑旗军的统治范围渐渐的稳定了下来,对于治下想要离开的契丹人,黑旗军也是丝毫都不阻拦,只要交纳了足够的费用之后,随意去留,这也使得境内的契丹人减少了很大一部分。

     而在这期间,大辽的内战还在进行的如火如荼,双方都是伤亡惨重,并且打出了真火,事情到了这种程度。

    不分出一个胜负绝对是不行了。

    期间上京城中有人想要早饭直接切断耶律重元的后路,但早就得了神秘幕僚的提醒,耶律重元并没有让他们得逞,这次耶律重元下了狠手,再次清理了上京城。

    并且直接监视着这个城市。

     直接稳定了后方。

    随着冬天的临近,双方的战斗也是越发的激烈起来,草原上冬天是非常可怕的,不说战斗。

    就是生存都是艰难的。

    双方都想要在冬天之前结束这次战争。

    但显然双方都没有达成目标。

     耶律洪基在这个时候却大胆分兵,尽管战线上抵抗的有些艰难,但依然分兵,只取大辽东京辽阳府,不为其他。

    只是为了粮草,之前的战争,耶律洪基的粮草都是女真部落供应的,但女真部落也不富裕,为了不至于粮尽,耶律洪基只能冒险,还好他成功了。

     耶律涅鲁古的神秘幕僚提醒了他,但那时候已经晚了,再加上耶律涅鲁古不相信耶律洪基有那么大的魄力。

    得知消息之后,耶律涅鲁古的懊恼就别提了,不过对于那名幕僚他却是越发的看重了。

     在耶律洪基拿下辽阳府的时候,战争渐渐停顿了下来,冬天来临了。

    也因为双方的伤亡实在太大了,需要时间好好休养,舔舐伤口。

    几个月的战争,双方充分发挥了骑兵的优势。

    上百万的骑兵纵横,场面惊人。

    彼此实力都很强大,这样带来的伤亡也是巨大的。

    足足十几万的尸体躺在了这片土地。

    受伤的人员更是不计其数。

     可以说这场战争发展到现在,对于大辽的伤害是最大的。

    不只是士兵的损失,更是国力的损失,但到了这一步,也由不得他们退后了。

     对于大辽而言,这是个压抑的冬季,对于黑旗军而言,这也不是个轻松的季节,这个冬季,大辽过的有些辛苦,自然并不是因为缺粮,两百年来,大辽的国力还有足够的,尽管渐渐堕落了下来。

    但是打开粮仓,还是能够供应这个冬季的,只不过这一次却是将大辽的国力耗费的更大的,粮仓中剩下的粮食可不多了。

     本身大辽就是游牧民族出身,游牧民族也不像是农耕民族那样习惯储备粮食,尽管作为一个国家有了这个概念,但也不会像中原那样,更何况大辽占据的部位能够生产粮食的很少,更多的还是牛羊之类的畜生。

     再加上这些年来,大辽越发腐朽,各级官员**也是曾不出穷,使得储备也是亏空了很多。

    但无论如何,这个冬季也撑过去了,而且也将被征召的蒙古和女真等部落的粮草准备完毕了,毕竟开春之后的战争还需要他们。

    就这样随着春天的来临,草原大地上空的气氛渐渐紧张起来。

     而这个时候,耶律重元以及耶律涅鲁古心中有些犹豫,是不是在进攻耶律洪基之前先扑灭黑旗军。

    那名神秘幕僚打消了他们这个念头,而且这个神秘幕僚说的也很有道理,没有了黑旗军之后,大辽国如今怎么防备西夏和大宋,毕竟这两个国家绝对不介意趁火打劫的。

     而留着黑旗军就不用担心这个放心,最重要的是,相比西夏和大宋,黑旗军毕竟没有什么底蕴,由他们占据着大片土地最不用担心,而且黑旗军施行着新的制度,也不利于稳定所有人心,特别是富豪大户。

    这番分析之下,耶律重元和耶律涅鲁古很是认同,这个想法就此作罢,开始准备和耶律洪基的战斗。

     毫无疑问,和历史相比,哪怕是和书中的历史相比,如今的历史错位的厉害,而能够造成这一切的无疑只有唐书这个外来者了,黑旗军就是由唐书所创立的,能够在一开始就拥有不俗的战斗力,毫无疑问,唐大少爷作弊了,直接创造了数千名顶尖的骑兵以及足够的将领。

     不只是如此,几名才智出色的人员都被被安排了出去,类似耶律涅鲁古的神秘幕僚,甚至耶律洪基身边也有,能够让耶律涅鲁古提前造反,以及耶律洪基联络女真人,都是唐书派出人员的功劳,这也没有什么稀奇的,也并不是什么邪术之类的,完全是因为类似耶律涅鲁古早就有着类似的想法才会被说动。

     而耶律洪基联合女真人却是因为他已经无路可走,至于刺伤耶律重元。

    以及有着十几万的辽**队能够投奔耶律洪基,再加上上京城纵火和混乱,都是唐书派出去的人员的功劳。

     总之,在唐大少爷的行动下,北方草原的形式可以说是面目全非。

    唐书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草原民族多流血。

    给他留出足够的时间,尽管唐书可以作弊,但能够少作弊一些,他还是乐意的。

    不只是少损失一些精神能量,更重要的是,作弊太严重的话,玩起来就没意思了。

    这样给自己提供足够的基础,玩起来最有意思了。

     如今形势都在唐书意料之中。

    这种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感觉很是让唐书欢喜,尽管他很是有些胜之不武,毕竟通过了小说,他已经了解周围的形势,并且清楚那些人的性格,而其他人对于黑旗军却一无所知。

    但唐大少爷可不会在意那些。

     唐书这番行为自然不只是因为他想要体验一番冷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