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九十二章 新君建极,储位虚悬

首页
    由于皇帝尚在,因而传位之事自然就少了官民上笺劝进的一条,而只是皇帝下旨,太子陈栐固辞,如是者三,礼部方才呈上了禅位大典的仪制。

    仪制送东宫阅后,陈栐以为太奢,一口气减损了十几条,到御前却又改回来三四条,几次三番下来方才算是定了。

     然而,待到了正月二十六传位大典时,相比之前册东宫的风和日丽,这一天却是个寒风呼啸的日子。

    百官只是顶着风头在午门前头站了一会儿,不少人的身上便僵硬了。

    所幸宫中须臾便赏赐下了早就预备好的滚热姜汤来,一碗下肚方才驱散了几分寒气,带来了微微暖意。

     早一日遣官祭天地太庙,这一天,正旦大朝也没有亲自出席的皇帝终于再次现身人前,先是带着太子陈栐在奉先殿具冕服行告天地礼,这才一前一后坐銮驾到了奉天殿前。

    随着静鞭鸣响,百官入丹墀两侧侍立之后,当即便有传制官从奉天殿中出来。

     “有制。

    ” 几乎是整齐划一的,上上下下从亲王到文武百官全都跪了下来,放眼看去偌大的汉白玉广场黑压压全是人头。

    今日和正旦冬至和万寿圣节的大朝一样,在京七品以上官员全都来了,那密密麻麻的架势,竟是有数千人之多。

    尽管此时此刻跪在那冰凉刺骨的地面上很不少受,但更多的人都竖起耳朵仔仔细细听着那传位的旨意。

     “惟天生人,牧以元后;维皇立国,副以储君。

    将以保绥家邦,安固后嗣者也。

    朕登基建极以来,夜分不寝,日昃忘倦。

    茫茫四海,惧一人之未周;蒸蒸万姓,恐一物之失所。

    虽卿士竭诚,守宰宣化,缅怀庶域。

    仍未小康。

    今朕体弱疾重。

    不足以秉政事,是故曾令太子监国。

    皇太子陈栐,仁孝因心,温恭成德,深达理体,监国逾月以来。

    军国大事内外政务悉为之一清,宜即皇帝位。

    朕即日避位为上皇,其军国大务,及授三品以上。

    并重刑狱,当兼省之。

    其三品以下除授,及徒罪以下,并取皇帝处分。

    ” 听到这最后一句,跪在最前头的几位亲王顿时长长舒了一口气。

    倘若皇帝真的就此禅位给陈栐,从此之后任事不管,甚至于官员任免亦如此。

    他们自然也只有俯首听命一条。

    可现如今他们的父皇显见还留了一手,这便代表着皇帝对太子并未全然放心。

     而奉天殿中,同样长跪于地的陈栐听着这昨夜就已经事先听说了的旨意,脸色并没有任何变化,心底却委实有些不自在。

    皇帝倘若不愿退位,大可让他继续当着这皇太子,而即便没有这一条,军国大事他仍会一一禀明。

    但如今到最后时刻的诏书上,却留着这一条。

    尽管是自古父传子位时应有的一条,但终究让人不得不深思其义。

     莫非父皇对自己的态度还有什么保留? 因而,等到陈栐终于站起身上前行礼,随即登上了早一日便设好的宝座,受了群臣五拜三叩首的大礼,听着那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心里却没有感到早先以为的那种喜悦。

    毕竟,在他的背后尽管是已经退居为太上皇的皇帝了,可终究仍是垂拱二十余年的开国天子! 册皇后之礼却又晚了好几日。

    毕竟按礼制总少不了亲王以上百官上表。

    傅氏固辞的这一套。

    待到册宝真正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