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第132节

首页
    刘禹锡回忆片刻,“不是说九年义务教育,国家要求每个人必须读到初三,之后……想读高中,要通过考试?” 之前姜海蓝曾经说过,中考没能达到各高中录取分数线,就不能继续读书了。

     和高考考大学一样。

     “中考刷掉一部分人,高考刷掉一部分人,读完大学,那确实是至少十六年。

    ”姜海蓝说医学生要读五年。

     柳宗元笑道,“他们后世的知识那么多,十六年怕是也只能学点皮毛。

    ” 可如果不是学那么多学科,又怎么能够建造那样一个世界? 韩愈叹道,“前十二年学基础知识,后四年学生存技能,他们真的是通过读书来养活自己。

    ” 三百六十行,竟然行行都有专业知识,大学专设这些专业学科让学子们来学! 这在如今是无法想象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天幕上有几件事是他们这些“古人”能够想象的呢? 柳宗元道,“我很想看看他们那个世界的书,看一看那些各专业的学子们学的都是什么。

    ” 韩愈闻言看向他,乐道,“太医署那些人想看后世的医书都想疯了!” 刘禹锡若有所思,“大学生通过毕业答辩之后,拿毕业证,从大学毕业,之后呢?” “什么之后?”柳宗元一时没反应过来。

     刘禹锡道,“他们毕业之后,是怎么得到工作的?若是不想做那些工作,想做官,该怎么办?” 天幕上是有官吏的。

     那些官吏是如何成为官吏的呢? 啊这? 韩愈和柳宗元对视了一眼。

     柳宗元道,“那就只能问姜海蓝了。

    ” 明朝位面。

     王守仁正在思考姜海蓝简简单单几句话介绍的“修满学分毕业”和“毕业答辩”。

     通过考试检验学生们的学习这一点很不错,姜海蓝提到过的小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其好用程度,那真的是谁用谁知道! 反正王守仁本人是非常满意的。

     至于学生们的感受? 能够对学习成果查缺补漏,知道自己哪些知识没有学好,他们难道不高兴吗? 因为考试很好用,王守仁便琢磨着怎么将“学分”和“答辩”改一改,因地制宜,为他所用。

     阳明书院的学子们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临什么。

     但王守仁的几个弟子看到老师那副冥思苦想的样子,一个个的心都抖了抖。

     “就算老师想学习天幕上的学校,让学生们修学分,那和我们有什么关系呢?”一个弟子不解地问,“我们现在可是先生。

    ” 另一个呵呵一笑,“万一老师觉得我们身为先生,也应当继续学习,给我们定学分任务怎么办?”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