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给古人直播从重婚案庭审开始 第131节

首页
    同僚笑道,“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 “咦,天上的百姓也不是很相信他们的法官吗?”一个年轻女孩向她的手帕交说道,“他们也担心法官被收买,判对方赢。

    ” 手帕交笑道,“大概是因为自己没有关系,就害怕别人找关系吧,人之常情。

    ” 年轻女孩颔首,“也是。

    ” 手帕交看着被问的律师温声解释不会有咨询的人所担心的事,并说如果他坚持认为法官收了对方当事人的好处违规判决,就要拿出证据来。

     “这也没错,如果非要说审案的法官被收买了,自是要把证据摆出来。

    ” 总不能凭自己的想法随便造谣,否则被冤枉的人岂不是太惨了。

     但两个年轻女孩不知道,会有一些人,只要法院判决不如ta的意,就觉得法官被对方收买了。

    完全不会考虑是不是自己的原因。

     也有人在聊起诉期限的问题。

     北宋位面。

     包拯惊讶地看着一位年纪略长的律师正在给咨询的人解释,“民事案件的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你尽量在期限里去起诉。

    ” 对方问,“万一错过了诉讼时效怎么了?” 那位律师说:“没有其他证据能中止一下吗?”看对方的样子,可能只是单纯想这个问题的答案。

    于是他回答,“依然可以起诉,如果对方当事人没有发现已经错过了时效,他也对你的诉求表示了认可,法官判决的时候不会提到过了时效的问题。

    ” 包拯道,“法官不主动提出时效已过的事实吗?” 他右手捏着下巴,不过天幕上关于“诉讼时效”的规定,他也是能理解的。

     “就好比甲从乙那里借了钱,就算过了诉讼时效,甲依然欠着乙的钱,如果甲愿意继续偿还,法律也好,法官也好,为什么要做小人,去对甲说,诉讼时效已经过了你不用还ta钱了?” 包拯解释给身边的人听。

     他周围的人听得半懂不懂。

     华夏法律史上,诉讼时效制度在宋朝得以确立,因为宋朝是历史上经济文化发展最为繁荣的朝代,这个时期的经济纠纷案件相对从前多了很多。

     虽然它的出现本身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统治,但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包拯听到天幕上的律师们提到诉讼时效制度时,是抱有学习和借鉴的心态。

     只可惜提到的这位律师蜻蜓点水,没有深入讲解。

     他不免有些遗憾。

     诉讼时效这个概念没有出现的时空,则有些人对此展开了讨论。

     天幕上那个国家为什么要定下三年诉讼时效?有何用意? 过了时效我凭什么不能再向对方主张? ta要是欠我的钱、抢我的房子,过了三年我没有起诉ta,ta就不用还我了吗?这是什么道理? 也有人在讨论、争执、思考中恍然大悟,明白了实行诉讼时效制度的意义。

     不过依然是有些人能接受有些人不能接受。

     只看法律条文有没有将其明确下来了。

     第95章大学一 2023年12月31日。

     下午。

     襄州。

     一行人站在襄州学院图书馆广场前的巨大雕塑前,仰头望着这座四人四骑的水泥雕塑。

     “这是诸葛亮和刘关张?”一个女青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