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又看向厨师长:“您刚才说红烧的做法被推广开来,和苏......苏轼有关吗?”
徐雪筠端着好不容易串好的玉米串过来:“你不知道吗?我以为这是个常识呢。
”
毕竟东坡肉多出名啊。
不过也是,毕竟还是叫东坡肉,没叫红烧肉,可能没那么直观,一般不了解苏轼的人也只知道他是个文人,不知道他还喜欢美食。
“苏轼虽然被贬很多次,官运不太好,但他其实是个治水大师。
”徐雪筠一边递给几人玉米串一边说道,“他在担任徐州知州期间,因为抗洪救灾而得到百姓的感激,所以百姓就送上自家的猪肉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
”
说到这里她还没忍住打了个岔:“好像古往今来,我们老百姓感谢别人的方式就是送吃的东西哈哈。
”
几千年都没变过,现在更是追着车往里面扔,徐雪筠看视频的时候又好笑,又担心那一箱一箱的饮料和西瓜砸到人。
苏洵的脸色又好看了一点,摸了摸胡子,终于在亲朋好友面前撑住了场子。
虽然徐姑娘一开口就说苏轼被贬了很多次官运不好。
但这件事苏洵其实早有预料,因为他的大儿子性格实在猖狂,苏洵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曾意气风发过,但有的时候也觉得儿子这张嘴真的挺得罪人的。
这样不圆滑的人,在&ltahref=/tags_nan/guanchang.htmltarget=_blank&gt官场上又怎么可能走得久远呢?
现在听徐姑娘说苏轼是一个治水大师,而且还因为抗灾救洪得到了百姓的感激,苏洵已经觉得十分欣慰了。
这样就好了,这样就足够了。
从刘姨那接了一碗大碴粥的徐雪筠言归正传:“苏轼肯定不要啊,还又还不回去,就只好把这些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