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无法平静。
亥时刚过半,林昭节冒雨过来敲开了卧室的门,对林婵说:“小包子不见了!”
江秋洵眨眨眼。
林昭节都十几岁的人了,掌管一个商号的财政大权,怎么包子丢了还急着找大人?
林昭节在外等了须臾,便听见林婵道:“进来。
”
她推门进卧室,见林婵站在塌前整理自己的交领长衫,正在扣右侧的扣子。
江秋洵则半蹲着给她整理腰带、系上玉佩。
林婵问她道:“何时不见的?”
林昭节答道:“大约是黄昏时。
”
江秋洵插嘴道:“啥包子这么重要?”
林昭节看了她一眼,道:“江姑娘不知?巴二娘的小闺女小包子。
”
沉浸在幸福中晕乎乎的江秋洵瞬间清醒了——有孩子丢了!
林昭节接着对林婵道:“今儿下午跟七丫头出了门,说是去春风酒楼,但今晚七丫头回来了,小包子不见了。
”
江秋洵脑海里浮现那个每天早上和她阴阳怪气的包子铺老板娘,以及包子铺老板娘身后两个总是在帮忙的一大一小两个豆丁。
昭节告诉她,包子铺木高瞻和巴二娘有两个孩子,是一对双胞胎兄妹,只有六岁,哥哥小名叫小馒头,妹妹小名叫小包子。
两兄妹时常在包子铺帮忙。
前几天正泰商号的私塾开张了,两兄妹看见春风开酒楼送来的孩子被送进去,羡慕得不行。
先生见他二人有向学之心,便询问木高瞻和巴二娘,要不要入学。
两个家长一口回绝了。
倒不是觉得读书无用。
只因家中有老人卧病,两口子店里的事情太忙,需要两个孩子帮手,缺了人家里忙不过来。
先不说束脩的费用,便是笔墨纸砚也是很大的一笔开销。
这个时代没有实现工业量产,一个人读书几乎可以拖垮一个家庭,更何况两个人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