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9章

首页
    队,倒还算是拧成了一条心。

    但是这样僵持的拉锯战打下来,是人都要疲惫了。

     燕渠也不例外。

     也许有人天生喜欢战场和杀戮,但那个人绝不是他。

     战场上,时间的刻度变得格外模糊。

    有时候撑着眼皮,一打就是十天半个月;有时战火稍歇,松了一口气下来,能从黑夜睡到另一个黑夜。

     伴随季节流转,从京城飞来的一封封家信,便成了他在此时此地唯一的慰藉。

     尽管她再没说过想他,而他也不善言谈,往后的信中,几乎是在一板一眼地汇报军情。

     可这些信,还是像牵在风筝上的线,时常提醒着他,在这片淋漓的鲜血以外,仍有一个宁静的角落等候。

     时间飞逝,眨眼又是一年寒秋。

     战局焦灼,乌尔霄久攻不下,开始畏惧于即将到来的冬天,渐有退意。

     天气越冷,补给线拉得越长,对他们越不利。

     “大将军,前线来报,乌尔霄的主将又退了五十里,可要乘胜追击?” “大将军,馆头驿快马来报,说在附近发现了北狄斥候的行踪……” 中军帐内人来人往,定力若是稍差些,只怕要被转得脑袋都发晕。

     燕渠一个一个处理了。

     “追,先等他们放松戒备,逼退多远追多远。

    ” “捉活的。

    北狄的斥候惯于凿空牙齿□□,捉拿的时候,先把他们的下巴卸了,别让这些人自杀。

    ” 这边安排完,旁边又有卫兵来报:“大将军,京中来了新的信报。

    ” 燕渠接过的手一顿,问道:“只一封?” 卫兵答:“是,将军。

    只一封。

    ” 燕渠迟疑片刻,挥手让闲杂人等都退下了。

     宫中,皇帝送来的批示简单明快,中心思想就一个,朝廷经济压力太大,万望今早解决。

     除此以外…… 燕渠反复找了一圈,确认没有夹带第二封信了。

     他皱着眉,思绪开始逐渐逸散。

     怎会如此? 难道是赵明臻在京城出了什么问题,连信也没工夫写了? 想到这儿,燕渠忍不住轻哂一声,嘲讽自己。

     长公主稳坐京城,能有什么事犯到她头上,他这分明是在杞人忧天、自欺欺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