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2章

首页
    罢,退朝。

    ”不给臣子们继续上谏的机会。

     裴少淮突然明白过来,上元节那夜偶遇,吴监正为何要提醒他不要显露自己的生辰八字,不要再说“天寒不兴木,无木不成农”。

     他生辰属木,所以取了个“淮”字。

     有心者可以借着所谓异象,拿裴少淮的生辰八字做文章。

     吴监正身为观天者,遇到过太多这种事,知晓这种事难以清者自清,所以特意提醒了裴少淮。

     …… 隔日,先是徐阁老找了裴少淮,提醒他多注意“天象”的事,提防着些,以免着了道,被人捏造谣言,三人成虎。

     至于京察的事,可以先缓一缓。

     散衙以后,杨府那边来话,岳父叫他过去一趟。

     “想来你也猜到了,那名犯人的证词,剑指东宫。

    ”书房里,杨大人对裴少淮说道。

     裴少淮问:“岳父可知证词里都说了些什么?” 杨大人摇摇头,道:“所以才让你跑这一趟,提醒你一句。

    ” 裴少淮心间咯噔一下,岳父官居大理寺卿,居然连他都不知道,那必定是皇帝下旨封锁了消息。

     越是如此,越是说明太子的罪名很重,重到皇帝人前忧形于色,迟迟不能拿定主意。

     杨大人道:“事情未明了以前,你且先不要去詹事府,也莫与东宫有牵连瓜葛。

    ” “谢岳父提醒,小婿知晓了。

    ” 回去路上,裴少淮竟开始希冀燕承诏能快些回来,不是因为他无力应对,而是少了燕承诏在旁边替他“提一提灯笼”,他便如同在黑夜里摸索,想要稳妥,只能慢一些、再慢一些。

     他甚至怀疑,燕承诏半程去了武昌府,是不是对家故意搞出来的事端,以此声东击西、调虎离山。

     毕竟,皇帝虽在高位,但堪用的能人也并无几个。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