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3章

首页
    燕承诏不在,不光裴少淮少了一盏灯笼,皇帝也少了一盏灯笼。

     再往深一想,能想到把燕承诏支开,只怕对家不光很了解裴少淮,还很了解皇帝身边都有什么人……这是一个就藏在宫中的内鬼。

     …… …… 皇帝还是信任裴少淮的,很快便召见了他。

     来宣召的不再是萧内官,而是南镇抚司的人。

     莫非……东宫之事,把萧内官也牵扯了进来?萧内官暗地里帮太子做了什么非分之举? 御书房里。

     少了萧内官的打理,御书房像是少了一层光,烧的还是往日的檀香,味却差了许多,皇帝案上,堆着不少折子,乱糟糟没有分好类。

     兴许是龙颜不悦,使得屋里气氛很是压抑。

     “臣叩见陛下。

    ” “伯渊你来了。

    ”皇帝试图笑笑,却没能挤出笑意来,他招招手,“萧瑾,给伯渊取些点心……”话到一半,才想起萧瑾已经被他叫人看管了起来,悻悻把手收了回来。

     皇帝道:“伯渊,你把门关上。

    ” 御书房门关上,明明点了好几处灯盏,屋内却依旧显得黯然。

     在裴少淮面前,皇帝没有掩饰疲惫之态,几日间仿佛老了不少,皇帝惭愧地说道:“伯渊……你与承诏在闽地调查背后世家时,确实有人走漏了风声,才使得你们陷入下风。

    ” 果然。

     被裴少淮猜中了,太子的“罪行”与闽地有关,与背后的对家也有关。

     无怪皇帝这几日心思恍惚,苦心孤诣为长子铺路,长子却把铺好的路给掀了,换到谁身上,谁能不伤心神? 这件事是太子有意为之?亲手为之?恐怕不见得。

    若是如此,皇帝直接废了他这个太子便是了,不必在此踌躇不定。

     第232章 最难的便是,知晓长子犯了大错,亦知晓他是遭了算计,想要包庇维护一二,又要给臣子们一个交代。

     尤其是涉险其中的裴少淮、燕承诏。

     从皇帝的话中,裴少淮大致知晓了经过 在闽地时,他猜测三大姓氏背后有隐匿世族,暗中搅动海上风云,燕承诏将猜测写进密报中,传回京都。

     萧瑾知晓,太子党长久以来靠泉州港市舶司私贪了大量白银,白花花的银子流入东宫,用以维持政事开支和维系属下们的“忠诚”。

    东宫想方设法从别处捞点钱,这不是什么敞亮事,也不是新鲜事。

     从密报得知裴少淮他们在查三大姓的背后主谋,萧瑾担心查到太子头上,便将密报内容透露给了太子。

     消息便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