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1章

首页
     “还有后话?” 皇帝示意裴少淮继续讲,显然他听进去了几分。

     “这其中一个孙子,见尚书府杂物房里有许多旧衣物,就恳求张尚书把旧衣物送给他,张尚书没多想,答应了。

    结果这孙子不单单带走了旧衣物,还偷走了张尚书的一套旧官服,回到乡里,穿上旧官服逞能,打着尚书府的旗号四处耀武扬威,为非作歹。

    乡里百姓见了官服,以为是真,只能忍气吞声。

    ” 皇帝道:“这孙子是真孙子。

    ”又问,“那另一个孙子呢?想来也有故事罢。

    ” “这另一个孙子真不是孙子。

    ”裴少淮道。

     第125章 皇帝原是一时好奇,想听听张尚书的家事,结果愈听愈觉得裴少淮的话中有话。

     这不,如他所料,另一个孙子也有故事。

     只闻裴少淮有条不紊地说道:“住在城东边的这个孙子更是肆意妄为,嘴上说着奉尚书府为祖辈,面上十分敬重,背地里却做些抢杀掳掠的贼事。

    每年岁末,尚书府田庄里的粮食,都会经由城东一带,一车车运送回京都里,这孙子摸清了中间的门道,仗着自家就住在城东,起了歹念。

    于是乎,这孙子在尚书里装得很是正派,可一回到乡里,立马换了一幅嘴脸,穿上了贼服做起了贼事,带着族人专程埋伏在尚书府车马必经的路上,打劫张尚书家的粮食。

    ” 皇帝愈发觉得听故事听到了自己头上,并未生怒,而是若有所思,问道:“这当真只是尚书府里的家事?” “回陛下,确只是张尚书的家事。

    ”裴少淮行大礼道,“微臣惶恐,言语中若有不当之处,恳请陛下恕罪。

    ” 皇帝并不计较,言道:“小裴爱卿继续说。

    ” 一旁伺候的萧内官听得津津有味,手里的拂尘滑落了几寸都没注意到。

     “张尚书白日里还掏心掏肺对人好,夜里就被人抢了粮食,着实当了冤大头。

    ”裴少淮叹息道,又言,“后来,这孙子还串通了尚书府运送粮食的庄头、家奴,与他们结党,内外勾连,长久之下,外头看着气气派派的尚书府邸,渐渐入不敷出。

    ” 裴少淮顿了顿,继续说道:“微臣拜访张尚书时,还听他说了另一件事。

    张尚书说家中人手不足,府上采办之事长年由几个老管事负责,一直没发现有什么不妥。

    直到腊月里,张夫人临时起兴,从灶房要了一碗桂花莲子羹,才吃了一口,发现十颗莲子有九颗是苦涩难咽的,一看就是次等货。

    一番彻查之后,原来是几个老管事手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