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1章

首页
    :“只要这么轻轻一掰……这么轻轻一掰……呃,这么用力一掰。

    ”只见这位瘦弱的都给事中渐渐使尽全力,也没能掰弯银币。

     给事中讪讪笑笑,灵机一动,改口道:“百姓们这么用力一掰,就会发现这些银币确实都是货真价实的好银币,价值斐然,微臣赞成宝泉局负责制造银币。

    ” 同属一科,他退下路过裴少淮身旁时,还夸了裴少淮一句。

     裴少淮的目光复杂。

     制造技艺、银币质地没有问题了,又有人开始拿银币背面图案做文章,言道:“朝廷发行之物,普天通用,意义非凡,宝泉局岂可独断专行,擅自定下银币纹案?依老臣之见,此事理应遵循祖制,祷告天地先皇,再循循设计。

    ” 话一出,裴少淮心间不免一凛,是他疏忽了。

     而张令义不急不躁,应道:“眼下只是呈样币而已,刘大人何须急着给人定罪名?” 皇帝再次拿起银币端详,开口道:“朕倒觉得这些图案都十分合适,饶有寓意。

    百姓丰收,大好山河,皇城庄严,刘爱卿觉得何处不合适,朕让宝泉局再改再呈就是,此等小事无需再在殿上商议了。

    ” 这摆明了是要拉偏架呀。

     楼阁老站出来提醒皇帝,道:“请圣上公允听谏,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 总归在皇帝看来不是什么大事,此事便不了了之。

     正如张令义所言,此币为样币而已,可以再改。

     宝泉局造币有功,皇帝欲论功行赏,张令义却禀道:“陛下,凡事总要事情做完,才好论功行赏,眼下宝泉局不过才迈出一步,臣等实在不敢邀功。

    ” 又建议道:“造币之后还要发布流通,臣以为,不若等银币真正流通于市,再去计较此事更合事宜,亦更能服人。

    ” 裴少淮样样都好,唯独一样太过年轻,初入朝堂。

     眼下赏赐给高给低了都不好,还易受其他臣子抨击。

     等三两年后,银币流通,裴少淮正值考满,提一提官职正正好。

     …… 退朝后,乾清宫御书房里,张令义和裴少淮被皇帝召见。

     皇帝自然是为了夸赞他们一番,顺带了解些其他情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