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1章

首页
    过了诸葛恪的书信转述,事情就不一样了。

    因为魏国人既没有听到孙权亲口言语,也没有见到孙权的亲笔文字。

     公休看罢书信,沉吟道:“此信要拿到魏国朝廷里商讨,将对元逊的名声大为不利!” 诸葛竦叹息道:“事到如今,家父哪里还顾得上名声?” 公休想了想道:“吴国主会不会过河拆桥,利用完之后,会叫元逊身败名裂?” 虽然是自家人,但谈到大事、还是要有公私分明的意识。

    两人的谈话,实际上就是一种非正式的外交谈判! 这样的方式,比起用来撕毁的正式盟约更不可靠。

    从中作保的,其实就是诸葛诞诸葛恪,两人各自在朝堂里、究竟还有没有地位,便能决定,谈判结果的严肃性有多大。

     所以公休此言听起来很温 情,大概是在为诸葛恪家作想;不过也有试探实际情况的意图。

     诸葛竦想到这里,便道:“家父的大将军是做不成了,不过皇帝仍然信任家父忠心。

    父亲回到建邺的当天,皇帝便曾召见促膝长谈,身边没带侍卫。

    多谢叔公关切,不过诸葛家在吴国保有地位,应无问题,叔公勿虑也。

    ” 公休松了口气道:“那就好。

    ” 既然叔公主动开口、先确认议和的可靠性,那诸葛竦也不用回避了。

    他也问道:“君与王家关系如何?” 诸葛竦出发之前、便从父亲那里听说,当年扬州起兵反叛司马家,这个叔公可是临阵逃脱、去投奔了司马懿的! 公休道:“我与王家是姻亲,王公渊之续弦、即是吾女。

    ” 他稍作停顿,眼神有点复杂道,“大将军秦仲明,与我私交不多,但也相互信任。

    秦仲明作战勇悍,但行事说到做到、对同僚还是讲道理的,绝非出尔反尔之人。

    ” 诸葛竦听到这里,点头道:“原来如此。

    两国交战,总有胜负,大家都没有错,各为其主罢了。

    ” 公休赞同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