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41章

首页
    外交并非只看关系好坏,主要看有没有名分!后来孙权称帝,魏吴之间、才彻底断绝了官方来往。

    道理很简单,使节见面用什么礼仪? 魏吴两国相互不承认对方的皇帝位,代表着国家朝廷名义的使节,在这种大是大非面前、必定应该宁死不屈。

    见面就得先扯名分,根本到不了谈正事的流程,遣使只怕不是为了外交、而是在送人头。

     所以没办法正式议和!除非孙权愿意放弃皇帝位,要重新做回诸侯国王。

     袁夫人出主意、要用私交的形式,正是保全了孙权的威严。

     于是从各方面考虑下来,诸葛竦成了合适的人选。

    他的父亲诸葛恪新败,丧师辱国,自然唯孙权马首是瞻,也没有反对这样的安排、让亲儿子以身犯险。

     这时诸葛竦已经被引进门,进了诸葛诞的宅邸。

     在台基上见到了疑似公休的人,诸葛竦当即便深揖道:“晚辈拜见叔公!” 儿时诸葛竦见过另一个叔公,诸葛亮;诸葛亮与父亲一样,都是高大英俊的外貌,身长七八尺,气宇轩昂。

    然而公休这个叔公,个子要矮一点、还有点胖,但皮肤确实也生得白,眉宇之间有诸葛氏族人的那种模样、譬如脸型略长。

    因此诸葛竦料定他是叔公。

     公休 一听到这样的称呼,神情也缓和下来,亲切地问道:“卿乃子敬?” 诸葛竦喜道:“仆是诸葛竦,叔公记得我的字阿!” 公休道:“自家有哪些人,我岂能不知?” 接着公休又问诸葛竦吃过饭没有,彼此嘘寒问暖,即便从未见过面、但关系一下子就亲近起来。

     两人进了客厅,因为是亲戚相见,公休没有叫掾属门客作陪。

    而且公休多半猜出来了,侄孙有公事来洛,所以暂时也没引荐家眷。

     诸葛竦入席,立刻拿出了家父的书信,呈递到了公休面前。

     书信里提到、大吴皇帝想要缓和两国关系的态度,但经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