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8章

首页
    多少少会增加吴国士族抵抗的决心。

     秦亮没有笑,观察了片刻潘翥。

    潘翥也闭嘴了,站在原地沉默下来,脸上的惧意也渐渐加深,仿佛在等待着命运的宣判。

     就在这时,秦亮忽然想到了此人的用处。

    他的目光顿时平和了几分,转过头问潘忠:“志为认识他吗?” 潘忠庶民出身,应该与吴国大族没什么关系,同姓的人本来就极为常见。

     果然潘忠道:“禀大将军,仆不识也。

    亦未尝听闻同族之中、有人迁徙东吴,应该没什么关系。

    ” 秦亮听罢,对潘翥说道:“既然如此,过两天、汝还是回东吴去罢。

    顺道给吴国主带一封信去。

    ” 潘翥似乎松了口气,忙道:“仆谢秦将军不杀之恩!” 秦亮不动声色地说道:“此番吴军损失惨重,无力再抵挡大魏王师。

    待我布置更多兵力、准备好战船,立刻便将百万大军、四路南征,定克东吴!汝回去劝劝吴国主,看清形势、面对现实;不如早降,仍能封侯食邑,不失为富家翁。

    还能减少两国军民伤亡,岂不善哉?” 部将们听得热血沸腾,立刻有人附和道:“大将军攻无不克,大魏王师一旦渡江,横扫东吴,指日可待!” 而参军贾充、王浑,属官阿童等人都未作置评。

    潘翥则面露难堪之色,只能沉默不言。

     秦亮也不再多言,叫人带走潘翥,他也与大伙一起走下了城墙、回到羡溪城中的官寺。

     这时贾充才道:“自从孙吴称帝之后,两国便断绝了使节往来,今大将军若遣使去建业劝降、或遭吴国主杀害。

    放降将回去送劝降信,正是高明之举。

    ” 秦亮以为然,回到官寺便写了一封亲笔信。

    劝降是假,恐吓一番孙权是真……因为孙权若非真的走投无路、战火已经烧到了脚背上,不太可能投降。

     不出几日,后方的王飞枭便送来了军报。

    濡须山、七宝山二城的吴军出城之后,未行交战,便循着七宝山脉西麓跑了!沿路丢盔弃甲,被俘者甚众。

     从徐塘出发的吴将朱据,听说诸葛恪战败,也不再恋战、果断沿着濡须水退兵。

    东关关城的守军,随后向群山中突围,军队跑散,也是大多都被抓住了。

     一旦大规模的会战失败,就是这样的下场。

    军力损失惨重,士气低下,原先本来可以守住的地盘、也更容易被攻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