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5章

首页
    道令狐愚是否参与谋划,反正之前令狐愚没有谈过伐蜀之事、可能因为叔侄见面总在皇宫场合的缘故。

     秦亮沉默了一会儿,开口沉声道:“大将军若是叫我去做谋士,我会劝阻他伐蜀。

    ” 令狐愚立刻问道:“为何?” 秦亮环视了一眼空旷宽阔的庭院广场,低声道:“如此仓促,大将军充分了解西线的情况吗?蜀军一直以来兵力都不多,若真是那么好打,蜀国那点地盘耗都耗死了。

     想对付蜀国,须得从长计议。

    目的要单纯,就是要灭国、就是要统一九州,而不是什么复杂又决心不大的企图。

    否则以西线这种地形艰难的战场,魏军几乎必遇挫折,决心不强一遇挫折就容易退缩,还不如不打。

    ” 令狐愚缓缓点头道:“仲明说的好像挺有道理。

    ” 秦亮又小声道:“以前孙将军做大将军长史时,与大将军不太合得来。

    表叔做长史,倒与大将军相善,表叔应该劝劝大将军,叫他多想一下。

    ” 令狐愚道:“我找机会,再劝劝。

    ” 俩人小声谈论了一会,见时间差不多了,很多大臣都进了东堂。

    他们也停止了谈话,一起往东堂大门走去。

     在殿堂里没呆多久,司马家的几个人也从大门走了进来。

    司马师又一次专门向秦亮拱手,秦亮也回礼揖拜。

     这次朝会,主要谈的是司马懿整顿兵马、调兵遣将,准备南下皖城。

    皇帝曹芳照着一份简牍宣读内容,大意是皇帝要亲自送司马懿出征。

     因为此事几个月前就在商议,秦亮早就知道,所以也没怎么注意。

    他有点走神,心里犹自琢磨着刚得知的伐蜀策划。

     前世他没有专攻历史,只记得一些大概的情况,想不起有曹爽伐蜀的事件。

    但稍微一寻思,他便知伐蜀应该没有成功,否则还有钟会邓艾什么事? 何况秦亮自己寻思,也觉得这事很玄、估计结果很难改变,大概理由已给表叔令狐愚说了。

     秦亮并不会召唤神兵,临时叫他去参谋、能起到什么作用?最主要的是,这回叫他去、又是做佐官谋士,能发挥的空间也不大,有招多半也使不出来。

     当初在淮南的情况不一样,孙礼多会做人。

     以前王凌与满宠在淮南,一个做刺史、一个做都督,经常发生龃龉,有时候王凌想调兵调不成,相互掣肘。

    但孙礼与王凌配合得相当好,芍陂之役时,王凌为了让孙礼安心顶在前面,把长子王广都送到了孙礼军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