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5章

首页
    ,又时常觉得力有不逮。

     高柔好像看穿了曹爽的心思一样,继续沉声道:“诸公都是讲道理懂规矩的人,过着锦衣玉食的好日子,大家好说好商量,何必把局面做得如此紧张?” 曹爽抬起袍袖,比划了一下道:“公且回去,我与人商议后再行答复。

    ” 高柔揖拜道:“仆请告退。

    ” 第二天上午,众官来到大将军府前厅议事,曹爽便把高柔的提议说了。

    邓飏李胜等、赞成与太傅府达成一致,这样的话伐蜀的阻力会大减。

    但桓范等人反对,桓范甚至对整个伐蜀的谋划不满。

     不过诸公各有主张也很正常,最后还是曹爽自己拿主意。

    曹爽心里已经倾向于与司马懿达成一致,毕竟双方商量交易已不是一次两次。

     就在这时,桓范忽然说道:“若大将军已决定伐蜀,仆建议把秦亮叫过来做参军,一起参与谋划。

    ” “秦仲明?”曹爽马上想起了这个人,毕竟是做过大将军府掾属的官,而且是秦朗的族人、王家的姻亲。

     经人提醒,曹爽很快想起了有关秦亮的事,面露诧异道:“我记得,大司农的妻族仲长家与亮有隙。

    ” “不止有隙,仆根本不喜这个人,看到他就不顺眼。

    ”桓范道,“但以此人在淮南的表现看,其擅长军谋,对战阵多有见解,大将军让他参与谋划,或有裨益。

    ” 推荐有仇怨的人?曹爽马上便认定,桓范是出于公心好意。

     而且曹爽记得,亮一个文官、动不动就讲兵法如何,应该确实有些心得。

    桓范说得也没错,亮在实际战阵中也证明自己。

     “善。

    ”曹爽立刻答复道。

     传达消息也不用专门派人,大将军长史令狐愚是秦亮的亲戚,曹爽知道他俩关系不错。

    直接叫令狐愚,遇到秦亮的时候带话便可。

     ……八月二十一的朝会之前,秦亮在太极殿庭院里,遇到了表叔令狐愚。

    从令狐愚口中,秦亮知道了大将军要他去做西线参军的事。

     如果不是令狐愚叫他去做参军,秦亮还不知道、曹爽府已经在谋划伐蜀。

     校事府对内的卧底人员,秦亮几乎没有任何改变,主要是考虑朝廷诸公的感受,透明一点也好、大家都有安全感。

    而且校事府在各府邸都有卧底,唯独在曹爽府没有。

     所以对于大将军府发生的事,秦亮这个大将军掾属出身的人、反而消息不太灵通,主要是靠亲戚令狐愚和媒人陈安。

     其中陈安很少参与军机。

    不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