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2章

首页
     “那帮纸上谈兵的?谏官,想要青史留名,只坚持修筑河提。

    ”对面?中年男子愤而拍桌,“简直愚不可及!” 他咽下一口热酒,摇头叹气。

     年纪较大的?官员眯着眼?,看屋顶漏下来的?日光洒在桌椅上,轻微的?浮灰在金光中缓缓跌落,沉默不语。

     大半生宦海沉浮,让他有一种乐天知命的?气质。

     康顺年间春汛,在他的?坚持下,开闸泄洪淹了清野州城大片农田,不少村落毁于一旦。

     但杭京丝毫未受影响,南苑府繁华依旧。

     独他一人替圣上背了骂名。

     “狗官一句话,俺们家?破人亡,简直丧尽天良啊!” “京城人的?命是命,俺们清野州就不是人吗?” 村民被冲了屋瓦,淹垮了家?,纵使吵得沸反盈天,也?很快就为?了生计逃难,四散流落到?各个州府去?了。

     年纪较大的?官员又夹起一筷子卤羊肉,他吃得很慢,眼?神中透露出一种享受和陶醉,仿佛世间再无烦恼。

     “老师无需自责。

    ”中年男子真?诚说道,“当年若非清野州村民不顾大梁律令,私自顺坡耕种、毁林开荒,被水冲走的?土壤就不会淤积在下游河道。

    ” 春汛更不会危及到?南苑府。

     这是天灾,亦是人祸! “吾亦有过。

    ”年纪较大的?官员摆了摆手。

     开闸放水前,已告知州县长官将百姓转移到?安全地带,但有的?官员惰政懒政,有的?百姓安土重迁。

     汹涌而来的?洪水便无情地将无辜之人吞噬。

     但如今,多年过去?,他依旧坚持这是最优解。

     若按谏官们所?说,事到?临头才开始修筑河堤,死的?人只会更多。

     年纪较大的?官员闭上了眼?。

     大梁贪腐已经深入骨髓,拨给修河劳工和灾民的?口粮是可以?私自截留的?,工程费用是可以?克扣的?,徭役指标是可以?用来勒索钱财的?。

     层层盘剥下来,稻米最后尽剩些空谷壳。

     谏官们有济世救民的?心,却?没有实际理政的?经验,只会导致洪水一路肆虐到?杭京。

     到?时候,大梁危矣!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