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
机器虽然制不出手工制茶那令人惊艳的味道,但胜在稳定。
而稳定的品控才是一个茶企成功的关键。
父女俩一个教一个学的功夫,叶崇明兴奋激动又畅想了一番未来之后,就开始琢磨起叶雅茗说的问题来。
制茶师傅不能用,但他们的徒弟是能用的。
而这些徒弟,基本都是他们的儿子、侄子,抑或是看对方机灵有天赋,人品也过关,收为徒弟的。
这些徒弟从被收徒那天起,就跟着师傅制茶。
那些制茶师傅有时候只动动嘴,事情都是徒弟们做的。
孙女新制的这种“炒青绿茶”,叶崇明凭经验一眼就可以看出它的未来。
以现在团茶势微而散茶势头正盛的趋势,没准这炒青绿茶能一跃而起,成为超越这两者的存在。
这样的话,那些为叶家制了一辈子茶的制茶师傅心里肯定会十分失落。
有些心胸狭窄一些的,以后不光不愿意继续为叶家精心制茶,没准还会闹出幺蛾子来。
叶崇明决定让制茶师傅们自己从徒弟中挑一些人来,跟着叶雅茗学制新茶。
他们不能制新茶,但他们的儿子、侄子或心爱的徒弟能制茶,想来他们就没意见了。
待叶雅茗那边的教学告一段落,由着叶鸿盛自己琢磨,叶崇明便将自己的想法跟她说了。
“你觉得是否可行?”他问道。
叶雅茗点点头:“成,那就这么办。
”
不管怎么说,这些人熟悉茶性。
在茶厂干这么久,人品也是看得见的。
总比那不知根底的强。
“那你需要多少人?”叶崇明问道。
第一百八十章樊郁来了
“一共有多少徒弟?”
“一个师傅有三个收徒名额,所以徒弟一共三十九个。
”
“那就每人送两个过来,他们自己留一个。
再重新去收新徒弟。
”叶雅茗道。
“但您得事先跟他们说好。
要是不听话,做得不好,我是要把他们退回去的。
到时候谁求情都不好使。
”叶雅茗先打预防针。
“另外,明前茶量少,只我跟我爹两人炒制即可。
今年只出精品茶,不以量取胜。
这些徒弟过来,也只看看,熟练制茶的流程,用其他的叶子试手,等雨前的时候再让他们制茶。
这个您看看要不要跟他们先说清楚。
”
他们现在只有这几百亩茶园,而这时候的几百亩跟现代的几百亩完全不能相提并论。
这些茶树都是乔木或小乔木,植株大,占地面广,茶芽却没多少。
几百亩茶树采下来,也没多少茶青。
今年是龙井茶刚面世的一年,必须一炮而红。
量少、价高、味好就是噱头。
饥饿营销就是最好的销售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