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8章

首页
    ,刑部、京兆府都面临莫大的压力,大理寺也被要求加入该案的调查中。

     也就在这个节骨眼上,郭羽兴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他宣布母亲已去世,他本来准备了丰厚的陪葬,但因不想有人打扰了母亲在地下的安宁,所以他决定减少陪葬,只留两件他母亲平日里最喜欢的衣物和一串佛珠葬于陵寝中。

     至于其他物品,他悉数变卖成金银,用于施粥,为母积德行善,以保佑母亲来世投个好人家。

     他说做就做,当天便在乞丐最多的养济院旁边摆上了两大口锅,熬上了满满两大锅热腾腾的粥,但凡是穿得破破烂烂的人或是养济院的老人孩子过来,都给一碗,浓稠又软糯,并不是做做样子。

     这个善行很快在城中的乞丐口中传开,不少乞丐慕名而来,一天连续不断,要熬十几锅粥。

     不到三天,郭家施粥的美名就打了出来。

     早朝上,天衡帝都还特意夸赞了郭羽兴一句。

     郭羽兴趁机提出了他关于“孝道”的看法,建议生前厚待老人,死后薄葬,多做善事,为老人行善积德,最后才提出丁忧应改为自愿原则。

     若是本人有强烈的守孝意愿,父母也赞成,官员当丁忧以尽孝心。

     但若是父母生前并不愿意儿女替自己守孝三年的,也可灵活处理。

     孝之一字,当以满足老人的心愿为最佳,而不是以刻板的规矩来定论。

     他甚至大胆地在朝堂上指出了一个大家都心照不宣的事实,为了避免家中子弟丁忧耽误前程,多少老祖宗不敢死,拼着命吊着那一口气,就怕自己突然死了阻碍了子孙后代的前程。

     郭羽兴这番话在朝堂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不少保守的大臣抨击他不孝不忠,应撸官贬为平民。

     但也有一部分官员支持他,毕竟总有官员担忧自己干得好好的突然丁忧,也担忧自己哪天死了以后儿子丁忧不得不暂时断了仕途。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