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9章

首页
    这道士就跟泥鳅似的,滑不溜秋特别能躲,不知道又钻到哪里去了。

     沈知婴急切难耐,又催了闻阙几次。

    闻阙头疼,捡机会严厉训斥一番,要沈知婴静心养气,潜心学问。

     沈知婴:“学问什么学问,学问哪里有晏晏重要。

    ” 本来嘛,宿六眼瞅着就要行冠礼了,冠礼过后,肯定要向侯府求亲。

     沈知婴等不得。

     闻阙快被幼弟噎得心梗,很想把沈知婴的脑壳掀开,看看里面究竟装着什么东西。

     “清远侯并不愚蠢,他虽然看好宿成玉,但也不会轻易敲定婚事。

    推举宿成玉进十三曹,是助力,也为考验,若宿成玉做不好事,清远侯怎会允他上门提亲?” 左相大人扶额,尽力心平气和地解释道理,“故而,宿成玉就算要拎大雁去侯府,也得等自身安稳,少则数月,多则半年。

    ” 沈知婴这才松了口气。

     “还是劳烦阿兄多为我操心。

    ”他握住闻阙双手,笑容清淡,“国师早一日改口,我便能早一日换上男子衣冠,给阿兄添个弟妹。

    ” 闻阙突然感觉到一阵难以忍耐的燥意。

    迅速抽手,针扎般的疼痛弥漫指尖。

     “你这些儿女情长的私事,莫要再与我说。

    ” 闻阙冷声道。

     “我并不关心。

    ” 11宿成玉的成年礼本文更新号d:2八.4d..6五.5九 灵净寺在远郊,礼佛的香客讲究体面,都会借宿一晚。

    第二天再套车归返,沿途欣赏秀丽风光。

     姜晏夜里折腾太久,回家路上困得直打呵欠。

    三娘为了躲避母亲惯常的训斥指责,找借口钻进她车里,与她谈论洛阳的适婚男子。

     “我其实有些怕的,不知道最后会定谁家。

    ”三娘忧虑重重,“总归对这些人都不熟,就算看门第成了亲,以后怎样呢?” 与姜晏不同,这位三姊脾性怯懦善良,不喜张扬,也不爱出门游逛。

     平时在家和父亲兄长都说不了几句话,遑论外男。

     如今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自然生出许多畏惧不安的情绪。

     姜晏跟抽了骨头似的躺着,迷糊应和着,拿枕头盖住脑袋。

    她记得前世三姊嫁了个家世不错的年轻人,姓张,供职少府,为太官令…… 啊。

     太官令是大司农的内侄,季桓任御史中丞时弹劾大司农等人贪墨,太官令虽未犯事,但也有所波及,后来好像是贬官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