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4章

首页
    得看我们红旗厂!!” 即便知道一旦知青下乡,可能要加班加点一阵子,但也都没什么怨言。

     因为孟主任和宣传科都早早开了几次宣讲,提前给这事定了基调。

     这是骄傲!只有我们红旗厂有能力、有魄力给厂职工子弟带拖拉机、柴油机下乡的福利! 都是十几年、几十年的老交情,邻里邻居看着小孩子长大的,难道不帮衬一把? 还有提前占领长辈们最重视的相亲线:“说出去,全江城谁不羡慕,谁不高高竖起大拇指?以后咱厂里孩子们说亲事,媒婆都得再高看一眼!” 这样好的福利,确实让红旗厂的厂职工厂子弟们,在相亲市场更抢手了些。

     甚至还闹出一个啼笑皆非的笑言“和红旗厂子弟结婚,能领拖拉机吗?” *** 红旗厂第一期【上山下乡知青技术培训】开班了。

     人不多。

     偌大一个红旗厂加起来一共21个人。

     其中男生8个,女生13个。

     然后再加一个孟主任的亲戚,一共22人。

     厂里安排了两个老师。

     维修部出了一个三级工,叫谢胜利,几十年工龄的老维修工了。

     另外一个就是林巧枝,孟主任安排的。

     林巧枝还是第一次和谢胜利打交道,她打招呼道:“谢工。

    ” 谢胜利脸上有点胡茬,哈哈笑道:“你这么叫我,我听得耳朵都虚!”又感慨地开玩笑说,“我知道你的技术,该我叫你林工才对,哈哈,你叫我胜利伯就行。

    ” 他们这行可不讲倚老卖老,而是技术为先。

     林巧枝不明白,谢胜利可是三级工,她笑笑:“您谦虚了。

    ” 而且叫胜利伯,她都不知道这一叫,厂里能有多少“哎”的声音。

     厂校门口守着的张爷爷,也叫胜利呢。

     说着,他们一起往厂后的方向走,那里有一片空旷的泥地。

     “没谦虚,”谢胜利摆摆手,张口说,“我这技术啊,远不如你,一锉刀下去能歪一两毫米。

    ” 林巧枝惊讶地瞪大了眼睛。

     谢胜利满意地欣赏完她的表情,才乐呵呵地解释,带着点忆往昔峥嵘岁月的骄傲:“我这级别不是考上来的,是当年抗美援朝那一批大调级调上来的。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