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6章

首页
    尺度她不确定怎么把控,但星海这不就给了个编辑。

    于是大汉的工作量又一次增加。

    大家伙不确定的都来问他,搞得他受宠若惊。

     大汉姓牛,叫牛罗春。

    牛编辑看着光头彪悍的模样,实际光头是因为年纪上去秃了头,干脆剃光了。

    碰上人还能吓唬吓唬别人。

     当年,也就这个模样,周围基本上负责处理事的地方人员都眼熟他。

    看着不像好人,实际上是做正经工作的,不至于抓走去问话。

     牛编辑嘴上说话有时候凶得很,手拍上桌子能唬得人一愣一愣。

    实际上骨子里挺虚,别人拿文章来问他,他说着说着,就容易变成请教对方:“你看这个文章,是不是还挺好的?我,我这人就很局限。

    ” 论学识,在场的学生学历每一个都比他高。

    论挑选文章的眼光,在场的学生们也是最贴近大众年轻人的。

    唯一差的不过是编辑经验而已。

     牛编辑是来传授编辑经验的,也不太能选文章。

    实在是大家伙给出来的文章,质量比星海收到的稿子好太多。

     最后桑晓晓定稿文章的时候,发现自己要阅读的文章多到令人发指。

    大家听说是要出杂志,简直是把压箱底的稿都拿出来了。

     她只能办公的时候看,上学放学看,课间也看。

    不停审稿,抽空写两页稿。

    到她自己规定的日子到时,总算成功把稿件缩小到正式排版稿件的二分之一。

     新一周的会议,她就把稿件堆成两堆。

    左边是浪漫喜剧,右边是惨烈悲剧。

    其余全部打包保存,回头由审稿人员写出拒稿理由。

     也就现在还能写拒稿理由。

    到真正稿件多的时候,编辑们根本忙不过来。

     桑晓晓考虑到这种细节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法:“以后审稿把拒绝的理由设定成几个模板。

    一种是对写得实在糟糕的拒绝理由,一种是对风格不符的拒绝理由,诸如此类,自己想几个。

    分类好后统一回。

    等稿件过多的时候,征稿会写上三个月无消息代表不采用。

    ” 众人纷纷赞同这种方式,确实能大幅度减少工作量。

     别看投稿的学历都挺高,实际上有的人写小说文笔如同初中生,实在文笔生涩。

    看两行就知道不行,还得让人强忍看下去剧情如何。

    真为难人。

     桑晓晓解决完这个问题,又提出了新的任务:“这里的稿子,我全部都用铅笔写上了编号,遮掉了写稿人信息。

    每个人看完后每一叠投票选出一半的文章。

    投票不记名,看完后上来画正字。

    ” 她拍了拍让经济学同学买的黑板。

    黑板不是贴在墙上,而是推拉的那种,投票也不是面朝大家投,而是背对着大家。

     为了防止中途有人改别人的答案,桑晓晓说了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